薰莸同器
成语拼音
- xūn yóu tóng qì
薰莸同器成语解释
-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典故出处
- 《孔子家语·观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成语典故
- 现自国民党议员奉令取消以来,去者得避害马败群之谤,留者仍蒙薰莸同器之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
成语造句
- 社会复杂,有时好人与坏人混杂一处,真可谓薰莸同器,让我们难以分辨。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见证了“薰莸同器”这一现象所带来的混乱与悲哀。
在一个古老的国度,有一位英明的君主刚刚离世,新君继位。新君年轻且缺乏经验,在选择臣子时未能明辨忠奸。
朝中一位名叫李贤的大臣,为人正直,心系国家,一心为百姓谋福祉,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然而,同时也有一位名叫赵高的臣子,他心怀叵测,巧言令色,只为谋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赵高善于揣摩新君的心思,常常以花言巧语迎合君主,从而获得了新君的宠信。而李贤则直言进谏,有时甚至会触怒新君。
渐渐地,赵高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拉拢了一批同样心术不正的官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而李贤等忠臣则被逐渐排挤,他们的忠言被视为逆耳之语。
国家面临着重大决策之时,李贤主张节俭开支,用于加强国防和改善民生。而赵高却鼓动新君大兴土木,建造奢华的宫殿,以满足个人的虚荣心。
由于新君被赵高的谗言所迷惑,最终采纳了赵高的建议,导致国家财政亏空,百姓生活困苦。
在对外战争中,李贤力主加强军事训练,选拔良将抵御外敌。赵高却暗中收受敌国贿赂,主张求和,使得国家丧失了大片领土。
一时间,朝中乌烟瘴气,正义之士被打压,奸佞之徒横行霸道。百姓怨声载道,国家危在旦夕。
直到有一天,敌国再次入侵,国家军队节节败退,百姓流离失所。新君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惜为时已晚。
这个国家的兴衰,正是“薰莸同器”所导致的恶果。赵高这样的恶人如同臭草,李贤这样的忠臣如同香草,二者同处朝堂,最终使得国家陷入了灾难之中。这个故事警示后人,在用人和处事时,必须明辨是非,绝不能让香草与臭草共处,否则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薰莸同器-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