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弊索瑕
成语拼音
- xún bì suǒ xiá
寻弊索瑕成语解释
- 犹言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讨论方案的过程中,他总是过于苛刻,仿佛在寻弊索瑕,试图找出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某个王朝,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官员。
李明出身贫寒,但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勤奋,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最终步入仕途。起初,他心怀壮志,一心想要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做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场的种种诱惑逐渐侵蚀了他的初心。他开始变得热衷于权力和地位,为了向上攀爬不择手段。
当时,朝廷中有一位名叫王大人的高官,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信任。李明便想方设法地巴结王大人,希望能得到他的提携。可王大人清正廉洁,对李明的阿谀奉承不为所动。
屡次碰壁的李明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心生怨恨。他决定寻找王大人的把柄,妄图借此扳倒王大人,自己取而代之。于是,李明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寻弊索瑕”之路。
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仔细研究王大人的过往政绩、言行举止,甚至连王大人的私人生活也不放过。然而,王大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人正直,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被抓住的把柄。
但李明并不死心,他开始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编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试图诬陷王大人。他在朝廷中散布谣言,说王大人贪污受贿、滥用职权。
皇帝听闻这些谣言后,起初并未轻信。但李明的谣言传得越来越多,皇帝也不禁产生了一丝怀疑。于是,皇帝下令对王大人进行调查。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真相终于大白。王大人的清白得以证明,而李明的丑恶嘴脸也暴露无遗。皇帝对李明的行为极为愤怒,下令将他革职查办,严惩不贷。
此事过后,朝廷上下都对李明的行为感到不耻。而“寻弊索瑕”这个词,也成为了人们用来批判那些心怀不轨、故意找茬之人的代名词。它提醒着后人,做人应当正直坦荡,不可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地去寻找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寻弊索瑕-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