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辞害意
成语拼音
- yǐ cí hài yì
以辞害意成语解释
-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典故出处
- 《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文学创作中,有时过于追求华丽的辞藻,反而容易以辞害意,使读者难以理解作品真正想要表达的内涵。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四溅。有一位名叫庄周的学者,他以其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庄周的学说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然而,他的言论常常被一些人误解和曲解。
有一次,庄周与一位名叫惠施的学者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惠施是一位注重逻辑和言辞精确的人,他善于运用严谨的论证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辩论中,庄周以其天马行空的思维和富有诗意的表达,试图传达他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理解。然而,惠施却紧紧抓住庄周言辞中的一些细节,加以批判和反驳。
庄周感慨地说:“夫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今惠施以辞害意,拘泥于言辞的表面,而未能领悟我所表达的真正内涵。”
在当时的学术氛围中,很多学者都过于注重言辞的华丽和逻辑的严密,却忽略了言辞背后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他们在辩论中,为了争一时之胜负,常常抓住对方言辞的漏洞,而不是去探寻对方思想的核心。
就如同古代的一些史官,他们在记录历史时,有时也会因为过于注重文字的表述,而忽略了事件的本质和背后的深意。又比如一些文人墨客,在创作诗词歌赋时,过于追求辞藻的堆砌,反而让作品失去了真情实感和深刻的内涵。
“以辞害意”这个成语,正是提醒我们,在交流和思考中,不要被华丽的言辞所迷惑,而要透过表象去领悟其中的真意。要避免因为过分纠结于言辞的形式和细节,而损害了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应当学习庄周的智慧,不拘泥于表面的言辞,用心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意图,这样才能在思想的交流中不断进步,避免陷入“以辞害意”的误区。
以辞害意-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