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鉴

成语拼音

yǐ rén wéi jiàn

以人为鉴成语解释

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典故出处

《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成语典故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新唐书·魏徵传》

成语造句

唐太宗善于纳谏,能够做到以人为鉴,故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令人深思的故事,其中就有一个关于“以人为鉴”的深刻例证。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大君主,身边有一位直言敢谏的名臣——魏征。 魏征原本并非李世民的亲信,甚至曾效力于李世民的兄长李建成。然而,李世民即位后,看重魏征的才华和刚正不阿,不计前嫌,将其纳入麾下。 魏征为人正直,对于李世民的不当之处,从不阿谀奉承,总是直言进谏。有时,他的言辞激烈,让李世民在朝堂上颇为尴尬。但李世民深知魏征的一片忠心,虽然心中恼怒,却也能忍而不发。 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了一只极为珍贵的鹞鹰,喜爱非常,时常把玩。一日,他正将鹞鹰架在手臂上逗弄,忽然听闻魏征前来奏事。李世民深知魏征定会对他玩鹞鹰之事加以劝谏,匆忙将鹞鹰藏于怀中。魏征佯装不知,故意拖延奏事时间,长篇大论。等到魏征离开,那只鹞鹰已经闷死在李世民怀中。 还有一次,李世民想要修建宫殿,以彰显大唐的威严。魏征立刻进谏,言辞恳切地指出,当下百姓尚未完全安居乐业,国家需要休养生息,不应大兴土木。李世民听后,虽然心中不舍,但还是采纳了魏征的建议,放弃了修建宫殿的想法。 魏征离世后,李世民悲痛不已,他感慨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正是因为李世民能够虚心接纳魏征的劝谏,以人为鉴,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修正治国方略,才有了大唐的繁荣昌盛,开创了贞观之治这一辉煌的时代。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当学习李世民这种以人为鉴的精神。当他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时,不要急于辩解和生气,而应虚心接受,反思自身,从而不断完善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

以人为鉴-成语图片

以人为鉴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