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之训
成语拼音
- shī lǐ zhī xùn
诗礼之训成语解释
-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典故出处
- 《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孔子生下儿子伯鱼后,十分关心他的教育,一次见儿子从庭前走过,就问他学过《诗经》没有?伯鱼回答没有,孔子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伯鱼立刻去读《诗经》。后来,孔子又要求伯鱼学《周礼》、《仪礼》等著作。
成语造句
- 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懂得诗礼之训,行为举止非常得体。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孔鲤的年轻人。孔鲤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孔子。
孔鲤虽然生长在这样一个充满学识和智慧的家庭中,但他起初并没有特别出众的表现。有一天,孔鲤快步从庭院经过,孔子看到了,便叫住他问道:“鲤儿,你学《诗》了吗?”孔鲤老老实实回答:“还没有。”孔子严肃地说:“不学好《诗》,你怎么能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又怎么能与他人更好地交流呢?”孔鲤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开始认真学习《诗经》。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鲤再次经过庭院,孔子又问他:“鲤儿,你学《礼》了吗?”孔鲤摇摇头说:“没有。”孔子语重心长地说:“不学好《礼》,你就不懂得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啊!”孔鲤深知父亲的教诲意义深远,便又开始勤奋地学习《礼》。
就这样,在孔子的教导下,孔鲤逐渐明白了“诗礼之训”的重要性。他不仅自己努力学习,还将这种重视诗书礼仪的观念传递给了自己的后代。
在那个时代,许多家庭都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像孔子这般强调诗礼的却并不多见。因为孔子深知,《诗》可以让人陶冶情操、丰富情感,而《礼》则能使人行为有度、举止得体。这种诗礼之训的理念,成为了后来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无数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家的诗礼之训被广为传颂。其他家族也纷纷效仿,重视对子女的诗书礼仪教育,使得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涌现出了许多有才华、有品德的人。
后来的历史中,“诗礼之训”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那些注重家庭教育、重视子女品德和学识培养的家庭。它提醒着人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品德、规范行为的重要途径。正如孔子对孔鲤的教导一样,只有通过诗礼之训,才能让一个人真正成长为有素养、有担当的人。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诗礼之训”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尽管时代在变,但重视教育、培养良好品德的理念始终不会过时。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注重对孩子的诗礼之训,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能拥有丰富的知识,又能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诗礼之训-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