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拼音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成语解释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典故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被人们称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陈旧或变味,鱼肉不新鲜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

成语造句

对于美食,应该像那些美食家一样做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用心去感受每一道菜肴的独特魅力。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非常讲究饮食的贵族,名叫孔丘。 孔丘对于食物有着极高的要求和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食物应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一次,他的弟子子路为他准备饭食。子路在准备米饭时,不小心有些米粒没有淘洗干净。孔丘看到后,便严肃地对子路说:“这样的米饭怎么能入口呢?‘食不厌精’,我们对待食物应该精细认真,不可马虎。” 又有一次,孔丘要吃鱼脍,也就是生鱼片。弟子们精心准备了新鲜的鱼肉,将其切成薄片。然而,孔丘在品尝时却皱起了眉头。原来,弟子们切的鱼片不够精细,没有达到他“脍不厌细”的标准。他教导弟子们说:“我们对待美食要有敬畏之心,‘脍不厌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食物的美妙。” 孔丘的这种饮食观念,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追求,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礼仪的重视。在当时的社会,饮食也是一种文化和礼仪的体现。他认为,通过对饮食的讲究,可以培养人们的品德和修养。 《论语》中也记载了孔丘对于饮食的诸多观点和要求,比如“不时,不食”,强调要按照时令来选择食物。这种对于饮食的精细追求和严格要求,在当时的贵族阶层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后世的人们在提及孔丘时,往往也会想起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理念。这一成语也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形容人们对饮食讲究和精致追求的经典表述。它不仅仅局限于对食物本身的要求,更蕴含着对生活品质、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的一种寓意。在历史的长河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断提醒着人们要注重生活中的细节,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成语图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