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崩瓦解
成语拼音
- tǔ bēng wǎ jiě
土崩瓦解成语解释
- 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典故出处
- 《鬼谷子·抵山戏》:“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成语典故
- 出处:《淮南子 泰族训》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失而射,傍栽而战。武王左操黄戟,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释义:“崩”,倒塌。“解”破裂。像泥土倒塌瓦片破裂。比喻彻底垮台或溃败。故事: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他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用巨资,强迫百姓为自己修建宫苑,他惨无人道,制造种种酷刑,以观看人受刑后的痛苦为乐。在他暗无天日的统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虽说商朝的疆土辽阔广袤,左起东海,右至杳无人烟的沙漠,南从五岭以南的交趾,北至遥远的幽州,军队从容关一直驻扎到蒲水。士兵不下数万,但打起仗来,因为兵士不愿意为纣王战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边。商朝军队士气如此低落,商朝的政权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当周武王左手擎着用黄金作装饰的大戟,右手节用牦牛尾装饰的白色旌旗、坐着战车,势不可挡地杀来时,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讷纣王军队的溃败,商纣王政权的垮台,就如瓦片的碎裂,泥上倒塌,迅速而无法挽救。
成语造句
- 战争过后,敌人的防线就如同被洪水冲击的堤坝一般土崩瓦解。
成语故事
-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国家,它曾经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国家开始出现了种种问题。
国王逐渐变得昏庸无道,沉迷于享乐,不理朝政。他任用奸臣,任由他们搜刮民脂民膏,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同时,国家的军事力量也因为长期缺乏训练和管理而变得薄弱。
在边境地区,敌国看到了这个国家的衰败迹象,开始频繁地发动侵略。由于军队战斗力低下,这个国家在战场上连连失利,失地不断增加。
国内的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一些有识之士看到国家的现状,心急如焚,纷纷向国王进谏,希望他能采取措施挽救国家。但国王却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终于,百姓们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迅速壮大,他们如潮水般涌向首都。
而朝廷内部,那些奸臣们见大势已去,纷纷开始为自己寻找退路,不再为国王效力。国王此时才如梦初醒,但已经为时太晚。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家就如同遭遇了一场巨大的风暴,瞬间土崩瓦解。百姓们推翻了昏庸的国王,建立了新的政权。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秦朝末年,由于秦始皇的暴政和秦二世的昏庸,导致民怨沸腾。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最终强大的秦朝在短短几年内就土崩瓦解。又如隋朝,隋炀帝的好大喜功和奢侈残暴,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终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命运。
这些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以民为本,不能保持政治的清明和稳定,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那么就很容易走向土崩瓦解的结局。我们应当从这些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当下的和平与稳定,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土崩瓦解-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