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马寒蝉
成语拼音
- zhàng mǎ hán chán
仗马寒蝉成语解释
-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典故出处
- 《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成语典故
- 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三十回)
成语造句
- 在那种高压的环境中,众人噤若寒蝉,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犹如仗马寒蝉般无奈。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权力的争斗如同风云变幻,局势常常令人难以捉摸。
曾经有一个朝代,皇帝初登大宝,年轻而雄心勃勃,立志要开创一番盛世伟业。然而,朝廷中的权臣却各怀心思,他们拉帮结派,试图掌控朝政大权。
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朝中的大臣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些正直之士,心怀天下,想要为皇帝建言献策,为国家的繁荣尽心尽力。然而,每当他们刚要开口,就会感受到来自权臣们那无形的压力和威胁。
有一位名叫李正的大臣,为人刚正不阿,一心为国。他看到朝政的弊端,心急如焚,决定在朝堂上向皇帝直言进谏。当他慷慨陈词之时,权臣们的脸色变得阴沉,眼中闪烁着愤怒和威胁的光芒。李正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可回应他的却是一片令人不安的寂静。
自那以后,李正不断遭受权臣们的打压和排挤,甚至被污蔑陷害,最终被贬谪他乡。其他大臣们目睹了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奈。他们深知,如果再像李正那样仗义执言,恐怕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于是,朝堂之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令人心寒的氛围。大臣们在面对朝政大事时,都噤若寒蝉,不敢发表真实的意见。就如同皇宫中的仗马,虽身处朝堂,却只能默默无语。
时光流转,国家的问题日益严重,百姓生活困苦。而皇帝却被权臣们蒙蔽,对真实的情况一无所知。终于,民间怨声载道,一场危机悄然降临。
此时,皇帝才如梦初醒,开始反思朝堂的现状。当他意识到大臣们的沉默不语是因为恐惧和压制时,已经为时已晚。国家陷入了混乱,曾经的繁荣景象不复存在。
这个故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仗马寒蝉”的局面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一个健康的朝堂,应当鼓励大臣们畅所欲言,直言进谏,唯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仗马寒蝉-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