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疾首
成语拼音
- tòng xīn jí shǒu
痛心疾首成语解释
- 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典故出处
- 《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
成语典故
-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有婚姻关系,秦穆公又曾三次替晋国安定君位。但由于两国国境想接,双方都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所以仍不免发生冲突。 晋历公即位后,因边界纠纷,两国君王在令狐订立盟约。但秦桓公回国后,立刻背叛盟约,偷偷去和楚国结盟。同时强令晋国和秦国一起进攻秦国边界的小国白狄,晋国答应后,秦国又派人偷偷告诉白狄说:“晋国要攻打你们。”白狄和楚国都看穿了秦国的用心,痛恨秦国背信弃义,于是将秦国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晋国。晋国于是联合诸侯之兵迎战秦国,同时派吕相去和秦国绝交,说:“各国诸侯如今都知道秦国惟利是图,不守信用,所以都痛心疾首,都要和晋国亲近友好。现在我们陈兵以待,如果秦国和我们盟誓,则可退诸侯之兵,否则,我们各诸侯国将共同对付秦国。” 一个月以后,两军交战,秦国大败。
成语造句
- 看到他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大家都感到十分惋惜,不禁摇头叹息,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经常发生战争。当时的卫国,政治混乱,国力逐渐衰落。
卫国的国君卫懿公特别喜爱养鹤,他给鹤封官加爵,让它们享受荣华富贵,却不理朝政,不顾百姓的死活。百姓们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与此同时,北方的狄族看到卫国的混乱局面,认为这是一个侵略的好机会。于是,狄族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卫国。
卫懿公得知狄族入侵的消息后,惊慌失措,急忙召集军队抵抗。然而,由于他长期不理政事,军队缺乏训练,战斗力十分薄弱。百姓们对卫懿公早已心怀不满,也不愿意为他卖命。
在战场上,卫国的军队节节败退,狄族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卫懿公看到自己的国家即将沦陷,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痛苦。他痛心疾首地意识到,是自己的荒唐行为导致了卫国的灾难。
最终,卫国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卫懿公也战死沙场。卫国的百姓们遭受了巨大的灾难,许多人失去了生命和家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国之君,应该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能沉迷于个人的喜好而荒废政事。否则,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自己也会追悔莫及。正如《左传》中所记载的:“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卫懿公因为自己的荒唐行为,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避免重蹈覆辙。
痛心疾首-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