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棒磨成针
成语拼音
-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铁棒磨成针成语解释
-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典故出处
- 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成语典故
-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成语造句
- 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像古人说的那样,即便是把铁棒磨成针也并非不可能。
成语故事
- 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小孩名叫李太白。李太白自幼聪颖,却十分贪玩,不爱读书。
一天,李太白像往常一样偷偷溜出家门,四处玩耍。他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条小溪边,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坐在一块石头上,手中拿着一根粗粗的铁棒,在一块大石头上用力地磨着。李太白觉得十分好奇,便走上前去问道:“老婆婆,您在做什么呀?”老妇人抬起头,微笑着回答道:“我在把这根铁棒磨成针呀。”李太白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老婆婆,这怎么可能呢?这根铁棒这么粗,要磨到什么时候才能变成针啊!”老妇人却不紧不慢地说:“孩子,只要我有恒心,坚持每天磨,总有一天它会变成针的。”
李太白听了老妇人的话,心中若有所思。他想到自己平时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也是如此,从来没有坚持过一件事情。他看着老妇人专注地磨着铁棒,仿佛看到了一种坚定的力量。李太白默默地回到了家,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从那以后,李太白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发奋读书。他每天都刻苦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太白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才华也逐渐显露出来。
后来,李太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意境深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每当人们提起李太白的成就时,他总是会想起那位在溪边磨铁棒的老妇人,是她让自己明白了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李太白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这个道理。他从一个贪玩的小孩成长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这其中的艰辛和努力只有他自己知道。而那根被老妇人磨成针的铁棒,也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象征,激励着无数的人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像李太白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我们有铁棒磨成针的毅力和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更稳。
铁棒磨成针-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