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声

成语拼音

wáng guó zhī shēng

亡国之声成语解释

指淫靡的音乐。

典故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

成语典故

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亡国之声,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

成语造句

那首乐曲听起来充满了哀怨与奢靡,仿佛是亡国之声,让人不禁为国家的命运感到担忧。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陈。陈国有一位君主,他整日沉迷于享乐,不理朝政,国家逐渐走向衰败。 当时,陈国的宫廷中流行着一种音乐,这种音乐节奏明快,旋律动听,但却充满了奢靡和放纵的气息。许多大臣都意识到这种音乐的危害,纷纷劝谏君主,希望他能禁止这种音乐,将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然而,君主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不必大惊小怪。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音乐在陈国越发盛行,百姓们也开始效仿宫廷,沉浸在这种音乐之中。整个国家都弥漫着一种颓废和消极的氛围。 有一位智者看到了陈国的这种状况,他忧心忡忡地说:“这种音乐乃是亡国之声啊!一个国家如果沉迷于这样的奢靡之音,必然会走向灭亡。” 果然,不久之后,周边的强国看到了陈国的虚弱和腐败,纷纷出兵攻打。陈国由于长期的衰败和混乱,根本无力抵抗外敌的入侵。最终,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家在战火中覆灭。 正如《礼记·乐记》中所说:“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陈国的覆灭正是因为这种亡国之声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它让人们丧失了斗志,沉迷于享乐,忘记了国家的安危和责任。 这个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那些看似美好却实则有害的事物所迷惑。我们应该追求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事物,这样才能让我们不断进步,国家和社会才能繁荣昌盛。同时,也告诫当政者要以史为鉴,重视文化和价值观对国家发展的影响,避免重蹈陈国的覆辙,让国家陷入危亡之中。

亡国之声-成语图片

亡国之声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