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吹箫
成语拼音
- wú shì chuī xiāo
吴市吹箫成语解释
- 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典故出处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chán yán),将太子建的师傅伍奢(shē)及其长子伍尚杀死,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的次子伍员(即伍子胥),并在各关口接着伍员的画像,以便捉拿归案。在离昭关不远的地方,伍子胥(xū )遇到了一个名叫东皋公的老人。他非常同情伍子肯的不幸遭遇,便让伍子胥在他家住下,等待时机,设法混出昭关。几天后。东皋(gāo )公找了一个容貌与伍子胥差不多的人,让他穿上伍子胥的服装出关。过关口时,故意装得慌慌张张,结果被守关将士抓住。关口士兵以为伍子胥已经抓住,放松了警惕。就在这时候,伍于胥扛着一只装载行李的大口袋,在东皋公的掩护下,混出了昭关。等守将发觉抓错了人,伍子胥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到吴国的都城时,他已没有吃的东西。于是他披发赤膊,装成要饭的,在吴都热闹的街市上,鼓起腹吹萧(xiāo)唱曲,以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他悲哀地唱道:“呜,呜,呜天大的冤屈无处诉。宋国、郑国一路跑;孤苦伶订谁帮助?杀父大仇不能报,哪有脸面做大夫?到如今吹萧要饭泪纷纷,定要吹出有心人。”。
成语造句
- 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只想着投机取巧,最终可能会落得像在吴市吹箫那样落魄的境地。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楚平王听信奸臣费无忌的谗言,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伍子胥得知消息后,连夜出逃。
伍子胥历经艰险,一路逃亡。他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在逃亡的过程中,他曾遇到过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聪明才智一次次化险为夷。
最后,伍子胥来到了吴国。然而,此时的他身无分文,穷困潦倒。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尊严,在吴市之中吹箫卖艺。他的箫声凄凉哀怨,回荡在大街小巷,许多人都被他的箫声所打动,纷纷施舍给他一些钱财和食物。
在吴国,伍子胥结识了公子光。公子光心怀大志,想要夺取吴王之位。伍子胥看出了公子光的野心,他决定帮助公子光。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刺客专诸,最终帮助公子光成功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登上了吴王之位,也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即位后,对伍子胥十分器重,任命他为大夫。伍子胥也没有辜负吴王阖闾的信任,他积极为吴国出谋划策,帮助吴国日益强大。后来,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攻打楚国,终于为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报了仇。
“吴市吹箫”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沦落街头,以卑微的方式谋生。伍子胥的经历充分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尽管他曾身处困境,在吴市吹箫,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像伍子胥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改变命运。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历史上有许多像伍子胥这样的人物,他们在困境中崛起,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
吴市吹箫-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