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牛喘月

成语拼音

wú niú chuǎn yuè

吴牛喘月成语解释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成语典故

晋武帝司马炎手下有一名叫满奋的臣子,他很有学问,为人也谦和。晋武帝对他非常器重,经常召见他进宫商议国事,他也因而受到不少同僚的羡慕。但满奋从小生长在温暖的南方,特别怕冷,尤其到了冬天,更是把西北风看得像猛虎一样。而洛阳地处北方,冬季严寒而漫长,这让满奋苦不堪言。  一天,晋武帝召见满奋,他知道满奋畏寒,就命人在北窗下立了一扇结识的屏风。因为屏风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空架子,风随时都可能吹进来把人卷跑。满奋顶着风,好不容及进了宫。晋武帝赐坐后,一个侍臣把椅子放到北窗下,满奋望着椅子,又望了望北窗,听着风拍打窗棂的声音,不由寒从心起,浑身打颤。他局促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坐吧,怕冷风吹;不做吧,恐怕对皇上不敬。晋武帝看到满奋那左右为难的样子,大笑说:“你就放心坐下吧,那是琉璃屏风,挡风效果更好。”满奋这才松了口气,同时又很不好意思,就自我解嘲道:“我就像吴地的水牛,疑心太重,以致于看到月亮就吓得直喘气。”。

成语造句

夜晚走在乡间小路上,看见前方一个黑影,他顿时心里发毛,如同吴牛喘月般紧张起来。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南方,有一个地方叫做江淮地区。那里生活着一群水牛,它们整日辛勤地劳作,帮助农民们耕田种地。 话说有一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这些水牛们每天都在田间劳作,被太阳晒得疲惫不堪。有一天傍晚,劳作了一整天的水牛们终于可以休息了。它们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地走向河边,想要去喝水解渴。就在这时,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了大地上。 其中一头水牛无意间抬起头,看到了那轮明亮的月亮。它从来没有在夜晚看到过如此明亮的东西,心中顿时充满了恐惧。它以为那是一个比太阳还要可怕的东西,于是惊慌失措地转身就跑,边跑边喘着粗气。其他水牛看到它的奇怪举动,也都纷纷跟着跑了起来。它们一边跑一边喘着粗气,仿佛遇到了什么巨大的灾难。 从此之后,每到夜晚,只要水牛们看到月亮,就会想起那天的恐惧,它们就会吓得喘着粗气,不敢再靠近。 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吴牛喘月”这个成语。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就如同满奋害怕风,看到透明的琉璃屏风以为会透风而紧张,水牛因为曾经被太阳晒怕了,以至于看到月亮都会误以为是太阳而害怕喘息。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因为曾经受过某种刺激或有过某种经历,而对类似的事物或情况产生过度恐惧或敏感的人。它也提醒我们,不能因为一次的经历就对所有类似的事情产生片面的看法和过度的反应,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客观地去看待和分析事物,避免因无端的恐惧和猜疑而错失机会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它也告诉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了解其本质,以免被虚假的表象所误导。就像那些水牛,只因为月亮的明亮而误以为是可怕的太阳,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吴牛喘月-成语图片

吴牛喘月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