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视成败
成语拼音
- zuò shì chéng bài
坐视成败成语解释
- 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态度。
典故出处
- 《晋书·王敦传》臣备位宰辅,与国存亡……岂忍坐视成败,以亏圣美。”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面对困难的局面,他选择积极应对,而不是坐视成败,这种态度令人钦佩。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这样一段风云变幻的故事。
那是在战国末年,七雄争霸,天下局势动荡不安。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盛,对其他六国虎视眈眈。而在这六国之中,赵国与秦国的对抗最为激烈。
当时赵国名将李牧,屡次击退秦军的进攻,让秦国一时难以得逞。然而,秦国深知,要想攻破赵国,不能只依靠武力强攻,于是便使用了反间之计。
赵王身边的一些佞臣,被秦国的重金收买,他们不断在赵王面前诬陷李牧,说他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赵王本就生性多疑,在这些谗言的蛊惑下,竟然决定撤换李牧。
李牧深知此时临阵换将,对赵国极为不利,他据理力争,希望赵王能明辨是非。但赵王心意已决,坚决解除了李牧的兵权。
李牧被罢黜后,赵国再无良将能够抵御秦军。秦军趁机大举进攻,赵国的局势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其他五国看到赵国陷入如此困境,却大多选择了坐视成败。他们或是害怕得罪强大的秦国,或是想着趁火打劫,获取一些利益。
齐国与秦国交好,认为秦国的强大无可阻挡,与其相助赵国对抗秦国,不如保持中立,以保自身平安。楚国则因为内部的政治斗争和权力纷争,无暇顾及赵国的安危。魏国和韩国自身弱小,担心援助赵国会引火烧身,所以也选择了观望。燕国虽然与赵国相邻,但两国之间素有嫌隙,燕国也不愿伸出援手。
就这样,赵国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被秦国所灭。而其他五国,在赵国灭亡之后,也相继被秦国各个击破。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共同的威胁时,那些选择坐视成败的国家,最终都无法逃脱被灭亡的命运。如果五国能够摒弃前嫌,团结一致,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或许历史将会改写。但他们的短视和自私,让他们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这个故事警示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应该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否则只能坐以待毙,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
坐视成败-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