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适从
成语拼音
- wú suǒ shì cóng
无所适从成语解释
- 适:归向;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典故出处
- 《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宋·姚宽《西溪从语》卷上:“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成语典故
- 晋献公命令大夫士在浦池、屈地分别为晋公子重耳和夷吾修建城池。夷吾认为城池修得不好,就到晋献公那里告状。晋献公问士为什么不认真修。士说主太多让他无所适从。晋献公认为有道理,就逼太子申生自杀,并把重耳赶到狄国。
成语造句
- 面对众多的选择和不同的建议,他感到无所适从,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有一个小国的君主,名叫卫侯。
卫侯这个人,性格优柔寡断,在面对诸多决策和选择时,常常感到茫然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有一次,卫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外交决策。一边是强大的晋国,对卫国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条件;另一边是新兴崛起的楚国,也向卫国抛出了橄榄枝。卫侯召集大臣们商议,大臣们众说纷纭,有的主张依附晋国,有的则认为楚国更有潜力。卫侯听了之后,觉得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他在这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无法确定到底该选择哪一方。
过了一段时间,卫国国内又出现了一些政策的调整需求。关于农业改革和军事部署等方面,不同的大臣又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方案。卫侯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他一会儿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一会儿又觉得那个方案也不错,始终无法做出一个果断的决定。
就这样,卫侯在一次次的决策中都表现得无所适从,导致卫国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家的政策摇摆不定,民众也对君主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左传》中曾记载:“一国三公,吾谁适从。”这恰如卫侯的处境。他缺乏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不能在众多的意见和选择中找到最适合卫国的道路。最终,卫国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在诸侯国的争斗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领导者或者一个人在面对重要抉择时,如果总是无所适从,不能果断地做出决策,那么就会错失很多机会,甚至可能导致失败。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在复杂的情况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像卫侯一样茫然不知所措,让自己和国家陷入困境。
无所适从-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