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斩后奏

成语拼音

xiān zhǎn hòu zòu

先斩后奏成语解释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典故出处

《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颜师古注:“言先斩而后奏。”《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成语典故

窦天章为了换取上京赶考的路费,把女儿窦娥抵押给蔡婆婆做童养媳,10年后窦娥的丈夫去世,地痞张驴儿想霸占窦娥,诬陷她毒死他的父亲。窦娥被官府断案不明斩杀。6年后深受皇帝信任有先斩后奏之权的窦天章为女儿伸了冤。

成语造句

他做事总是这么鲁莽,经常先斩后奏,搞得大家措手不及。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英勇而果断的将军名叫李猛。 当时国家边境时常遭受外敌的侵扰,百姓生活不得安宁。李猛被朝廷派往边境镇守,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有一次,敌军突然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来势汹汹。李猛手下的兵力与敌军相比处于劣势,但他毫不畏惧,迅速组织士兵进行抵抗。在激烈的战斗中,李猛发现了敌军的一个致命弱点,如果能趁机发动奇袭,很有可能一举击溃敌军。然而,按照当时的军规,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必须先上报朝廷,等待批准后才能执行。但如果这样做,就会错失战机。 李猛在这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决断力。他当机立断,决定先率领士兵发动奇袭,之后再向朝廷禀报。他对士兵们说:“如今形势危急,为了国家和百姓,我们必须冒险一试,先斩后奏!”士兵们被他的勇气和决心所感染,纷纷跟随他奋勇杀敌。 在李猛的带领下,他们成功地实施了奇袭,打得敌军措手不及,敌军防线瞬间崩溃,最终取得了一场重大的胜利。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边境的安全,也让百姓们重新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事后,李猛向朝廷详细禀报了此次行动的经过和原因。朝廷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对他的英勇和果断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并没有因为他先斩后奏的行为而责罚他。反而认为他在关键时刻能够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做出正确的决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 从此,李猛的名字威震四方,他的事迹也被人们传颂不衰。而“先斩后奏”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某些情况下,为了应对紧急情况或追求更好的结果,先采取行动,然后再向上级或相关方面禀报的行为。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和担当精神,但同时也要在事后进行妥善的说明和解释,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先斩后奏-成语图片

先斩后奏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