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无患
成语拼音
- yǒu bèi wú huàn
有备无患成语解释
- 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典故出处
- 《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成语典故
- 出处《传 襄公十一年》春秋时,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想重振晋国的威名,像他的先祖晋文公一样,称霸诸侯。这时,郑国是一个小国,一会儿和晋结盟,一会儿又归顺楚国。晋悼公很生气,公元562年,他集合了宋、鲁、卫、刘等11国的部队出兵伐郑。邻简公兵败投降,给晋国送去大批礼物,计有兵车一百辆,乐师数名,一批名贵乐器和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女子。晋悼公很高兴,把这些礼物的一半赏赐给魏绛,说:“魏绛,是你劝我跟戎、狄和好,又安定了中原各国;八年来,我们九次召集各国诸侯会盟。现在我们和各国的关系,就象一曲动听的乐曲一样和谐。郑国送来这么多礼物,让我和你同享吧!”魏绛说:“能和狄、戎和好相处,这是我们国家的福气,大王做了中原诸侯的盟主,这是凭您的才能,我出的力是微不足道的。不过,我希望大王在安享快乐的时候,能够多考虑一些国家的未来。《尚书》里说:“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您想到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祸患。’我愿意用这些话来提醒大王!”。
成语造句
- 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我们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士会的晋国大夫。士会足智多谋,为晋国的发展和稳定立下了不少功劳。
当时,晋国与秦国时常发生冲突。有一次,秦国准备出兵攻打晋国。士会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向晋国的国君进言,他说:“秦国此次来势汹汹,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应对他们的进攻,正所谓有备无患啊。”国君听取了士会的建议,开始积极地筹备粮草、训练士兵、加强城防。
士会不仅在军事上做好了准备,他还仔细分析了秦国军队的特点和作战方式。他深知秦国军队勇猛善战,但也存在一些弱点。他根据这些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不久,秦国的大军果然来袭。然而,由于晋国早有准备,秦军的进攻受到了顽强的抵抗。晋军按照士会制定的计划,灵活作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次次击退了秦军的进攻。
在战斗中,士会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他的勇敢和智慧极大地鼓舞了晋军的士气。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秦军最终无功而返。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晋国的地位更加稳固。而士会也因为他的远见卓识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而备受赞誉。
事后,晋国国君感慨地说:“此次若不是士会提醒我们要做到有备无患,积极备战,恐怕晋国就要面临一场灾难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有备无患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困难时,只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从容应对,避免可能出现的危机和损失。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左传》中所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未来的挑战。
有备无患-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