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淮为枳
成语拼音
- yú huái wéi zhǐ
逾淮为枳成语解释
- 逾:越过;枳:枸橘。指橘树过了淮河就变成了枳树。比喻事物的状况随环境而改变
典故出处
- 《晏子春秋·杂下》:“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见他矮小就嘲笑他,抓一个小偷说是齐国人。晏婴回答说:“人们都知道橘树逾淮为枳,齐国人到楚国来成为小偷,环境改变而已。”巧妙地应对楚王。楚王刮目相看,改用高规格接待他。
成语造句
- 南方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枳树,这正是逾淮为枳现象的体现。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他以出众的智慧和口才闻名于各国。
当晏子来到楚国时,楚王想羞辱他一番,以此来显示楚国的威风。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便让人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让晏子从这个小门进入。晏子站在门口,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不卑不亢地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的官员无奈,只好改请晏子从大门进入。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故意问晏子:“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出使楚国呢?”晏子回答道:“齐国都城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又问:“既然这样,那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呢?”晏子笑了笑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的国家,我最无能,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楚王听后,一时语塞,但他仍不甘心。
一次,楚王宴请晏子,正喝得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吏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啊。现在这个齐国人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难道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他变成这样的吗?”楚王听后,羞愧难当,只好尴尬地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和自己的声誉,让楚王见识到了齐国的厉害。而“逾淮为枳”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它提醒人们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能片面地根据一个人的出身或地域来评判其品质和能力,而应该全面、客观地去了解和认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成语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案例,让后人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
逾淮为枳-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