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
成语拼音
- záo bì jiè guāng
凿壁借光成语解释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典故出处
-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成语典故
- 西汉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为藏书很多的文不识家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成语造句
- 他家庭贫困却十分好学,为了读书竟然效仿古人凿壁借光,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成语故事
- 在汉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匡衡的少年。匡衡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艰难,但他自幼就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由于家中贫困,匡衡无法像其他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去学堂读书。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匡衡白天要帮助父母在田间劳作,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学习。可是,他家连一盏油灯都买不起,夜晚总是漆黑一片,这让匡衡十分苦恼。
有一天,匡衡偶然发现与他家一墙之隔的邻居家中每晚都灯火通明。匡衡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悄悄地在自家与邻居家相隔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这样,邻居家的灯光就透过小洞照进了他的房间。虽然光线十分微弱,但对于匡衡来说,这已经足够让他看清书本上的字了。
从此,匡衡每晚就借着这微弱的灯光,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他刻苦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无论是《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还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他都努力钻研。
匡衡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被人们广为传颂。《西京杂记》中就曾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事迹。后来,匡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对《诗经》的理解尤为深刻,当时的人们都说:“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思是如果没有人能讲解《诗经》,那就请匡衡来;匡衡讲解《诗经》,能让人眉开眼笑。
匡衡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使没有优越的学习条件,也不能阻挡一个人对知识的追求。凿壁借光,这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蕴含着匡衡对知识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成为了激励无数后人勤奋学习、努力上进的典范。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匡衡这样出身贫寒却凭借自身努力取得成就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都在提醒着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勇往直前,就一定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凿壁借光-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