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强击惰

成语拼音

bì qiáng jī duò

避强击惰成语解释

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典故出处

唐·元稹《批刘悟谢上表》卿宜密运谟猷,明宣号令,避强击惰,取暴抚羸。”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战场上,聪明的将领善于分析局势,懂得避强击惰,从而取得胜利。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有一个名为卫国的小国,其国内有一位极具智慧的将军叫李信。当时,卫国面临着来自周边强国的威胁,特别是强大的赵国和齐国,经常对卫国发动攻击。 李信深知卫国国力弱小,无法与这些强国正面对抗。于是,他开始仔细观察各国军队的行动和特点。他发现,赵国的军队虽然强大,但其士兵在长期的征战中逐渐变得骄傲自满,而齐国的军队有时会因为内部的一些问题而出现懈怠的情况。 在一次卫国受到赵国和齐国联军攻击的危急时刻,李信并没有盲目地带领军队去迎敌,而是选择了避强击惰的策略。他带领卫国军队避开了气势汹汹的赵国军队,转而向相对懈怠的齐国军队发起了突然袭击。齐国军队完全没有料到卫国军队会有如此举动,顿时阵脚大乱。 李信指挥着卫国军队奋勇作战,利用齐国军队的慌乱迅速取得了优势。在这场战斗中,卫国军队成功地击败了齐国军队,获得了宝贵的胜利。这次胜利不仅让卫国暂时摆脱了危机,也让其他强国对卫国刮目相看。 李信的避强击惰策略在卫国被传为佳话,他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卫国人民的骄傲。此后,卫国在面对强国的威胁时,常常借鉴李信的策略,巧妙地运用避强击惰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国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不能一味地蛮干硬拼,而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敌人的弱点,采取灵活的策略,避其锋芒,攻其不备,从而实现以弱胜强的目的。就如同李信一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在复杂的局势中找到破局之道,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避强击惰-成语图片

避强击惰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