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
成语拼音
- dǎng tóng fá yì
党同伐异成语解释
-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典故出处
- 《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成语典故
-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郡守推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有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套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上,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制,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下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 公元前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已。
成语造句
- 在某些群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党同伐异,完全不顾及公平与正义。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王朝中,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有一位权臣甲,他位高权重,势力庞大。甲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拉拢那些与他意见相同、利益一致的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与此同时,朝堂上还有一些秉持着不同理念和观点的官员。他们致力于为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而努力,但是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与甲的小团体有所冲突。甲便将这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利用自己的权势,开始对那些与他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打压和排挤。他在朝堂上处处刁难他们,寻找各种机会给他们安上莫须有的罪名。对于那些支持他的人,他则给予丰厚的赏赐和晋升的机会。
这种行为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不满,他们站出来指责甲的这种“党同伐异”的做法。然而,甲却不以为意,反而变本加厉地进行他的行动。
在甲的操纵下,朝堂上形成了明显的两派势力。一派是甲及其党羽,他们仗着权势为所欲为;另一派则是那些被打压的正直官员,他们虽然力量相对较弱,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国家的政治局势因此变得动荡不安,各项政策的推行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奈。
最终,王朝的统治因为这种严重的内耗而逐渐走向衰落。甲的“党同伐异”行为不仅伤害了那些正直的官员,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党同伐异”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内部的分裂和矛盾激化,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应当从这些故事中吸取教训,倡导包容和合作的精神,摒弃这种狭隘的、只为一己私利的行为,共同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同伐异-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