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同伐異

成語拼音

dǎng tóng fá yì

黨同伐異成語解釋

伐:討伐,攻擊。指結幫分派,偏向同夥,打擊不同意見的人。

典故出處

《後漢書·黨錮傳序》:“自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

成語典故

公元前141年,劉徹即位,史稱漢武帝。他當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詔書,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諸侯、郡守推賢良文學之士。詔書下達後不久,各地送來了一百多個有才學的讀書人。武帝命他們每人寫一篇怎樣治理國家的文章,其有有個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寫得不錯,武帝親自召見他兩次,問了他不少話。董仲舒回話後,又呈上兩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滿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論述天和人關係的,所以合稱爲《天人三策》,又稱《舉賢良對策》。其中宣揚的理論,叫做“天人感應”。這種理論把封建統治尤其是皇帝的權力神化:誰反對皇帝,誰就是反對“天”,就是大逆不道。  爲了貫徹這套理論,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項建議:一是將諸子百家的學說當作邪說,予以禁上,獨尊孔子及其儒家經典,以通過文化上的統制,達到政治上的統一。這就是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二是設立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三是網羅天下人才,使他們忠心耿耿地爲朝廷服務。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非常合乎武帝一統天下的心思。他親政後,就設置了專門傳授儒家學說的五經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講述《詩》《書》《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經典。這些弟子每年考試一次,學通一經的就可以做官,成績好的可當大官。後來博士弟子人數不斷增加,最多時達三千人。  到漢宣帝劉詢當政的時候,儒家思想已經成爲維護封建統治的下統思想,儒家學說更是盛行,劉詢自己也讓五經名儒蕭望之來教授太子。但由於當時儒生對五經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決定進行一次討論。  公元前51年,由蕭望之主持,在皇家藏書樓兼講經處的石渠閣,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儒生們把和自己觀點一樣的人作爲同黨,互相糾合起來;而對觀點不一樣的人,則進行攻擊。爲此,《後漢書》的作者在評述這一現象時,把它稱爲“黨同伐異”,也就是糾合同黨攻擊異已。

成語造句

在某些羣體中存在着這樣一種現象,他們爲了自身利益而黨同伐異,完全不顧及公平與正義。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個王朝中,政治局勢複雜多變。有一位權臣甲,他位高權重,勢力龐大。甲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開始拉攏那些與他意見相同、利益一致的人,逐漸形成了一個小團體。 與此同時,朝堂上還有一些秉持着不同理念和觀點的官員。他們致力於爲國家的發展和民衆的福祉而努力,但是他們的想法和做法與甲的小團體有所衝突。甲便將這些人視爲眼中釘,肉中刺。 隨着時間的推移,甲利用自己的權勢,開始對那些與他不同意見的人進行打壓和排擠。他在朝堂上處處刁難他們,尋找各種機會給他們安上莫須有的罪名。對於那些支持他的人,他則給予豐厚的賞賜和晉升的機會。 這種行爲引起了一些有識之士的不滿,他們站出來指責甲的這種“黨同伐異”的做法。然而,甲卻不以爲意,反而變本加厲地進行他的行動。 在甲的操縱下,朝堂上形成了明顯的兩派勢力。一派是甲及其黨羽,他們仗着權勢爲所欲爲;另一派則是那些被打壓的正直官員,他們雖然力量相對較弱,但依然堅守着自己的信念。 國家的政治局勢因此變得動盪不安,各項政策的推行也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這種混亂的局面感到無比的痛苦和無奈。 最終,王朝的統治因爲這種嚴重的內耗而逐漸走向衰落。甲的“黨同伐異”行爲不僅傷害了那些正直的官員,也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黨同伐異”的行爲往往會導致內部的分裂和矛盾激化,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我們應當從這些故事中吸取教訓,倡導包容和合作的精神,摒棄這種狹隘的、只爲一己私利的行爲,共同爲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繁榮的社會而努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黨同伐異-成語圖片

黨同伐異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