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人和
成语拼音
- dì lì rén hé
地利人和成语解释
- 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典故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成语典故
- 战国时期,有人问孟子怎样做才能算圣主明君。孟子说只有用仁政来治理天下,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拿打仗来举例,敌人会利用地势与天气等优势据城抵抗,如果城内居民讨厌暴政,他们会纷纷起来反抗,开门迎接对方。
成语造句
- 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又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真可谓是地利人和。
成语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国家,分别是梁国和楚国。梁国的国君非常有远见,他致力于发展国内的农业和商业,使得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他深知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不仅需要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更需要人民的齐心协力。
在梁国,国君施行仁政,关心百姓的生活,减轻赋税,鼓励人们勤劳耕作。同时,他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广纳贤才,让有能力的人能够在国家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他的治理下,梁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对国家充满了热爱和忠诚。
而楚国则不同,楚国的国君虽然也有一定的野心,但他却不注重国家的内部建设。他常常发动对外战争,试图通过征服其他国家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势力。然而,他却忽视了国内人民的感受和需求,导致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有一年,梁国和楚国因为边界的一块土地发生了争端。楚国国君决定派遣大军攻打梁国,试图强行夺取这块土地。梁国国君得知后,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他知道楚国虽然兵力强大,但他们不得人心,而梁国则拥有地利人和的优势。
于是,梁国国君一方面加强了边境的防御,组织百姓积极备战;另一方面,他亲自到民间安抚百姓,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楚国的入侵。百姓们深受国君的鼓舞,纷纷表示愿意为国家效力。
当楚国的大军来到梁国边境时,他们遇到了顽强的抵抗。梁国的士兵和百姓们紧密合作,利用有利的地形,给楚国军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楚国国君见势不妙,试图改变战术,但他发现自己的军队在梁国境内处处受到限制,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与此同时,梁国国君还派遣使者前往其他国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其他国家看到梁国国君的仁政和梁国百姓的团结,纷纷表示愿意站在梁国一边。在各方的压力下,楚国国君不得不下令撤军。
这场战争让梁国国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地利人和的重要性。他明白,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同时又能够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够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从此以后,梁国国君更加努力地治理国家,不断加强国内的建设和发展。他的国家也变得越来越强大,成为了当时众多国家中的佼佼者。而楚国国君则因为自己的错误决策,导致国家陷入了困境,最终走向了衰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地利人和是一个国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充分利用好地利,同时又能够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
地利人和-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