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胎换骨

成语拼音

duó tāi huàn gǔ

夺胎换骨成语解释

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典故出处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成语典故

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黄庭坚认为这是换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这叫夺胎法。也有人说不蹈古人一言一句,用夺胎换骨法可以点铁成金。

成语造句

他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练,仿佛经历了一场夺胎换骨般的转变,整个人从内而外都散发着不一样的气质。

成语故事

在北宋时期,有一位诗人名叫黄庭坚。他自幼聪慧过人,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 黄庭坚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追求,试图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起初,他的诗作虽然也有一定的水准,但总觉得缺乏某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质。 有一次,黄庭坚偶然间读到了许多古代优秀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犹如明灯照亮了他的创作之路。他开始潜心研究这些经典之作,从字里行间汲取灵感和智慧。 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和思考,黄庭坚逐渐领悟到了诗歌创作的真谛。他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他大胆地对自己的诗作进行改造和升华,就如同给原本普通的作品注入了新的灵魂。 就这样,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诗作变得更加深邃、精妙,充满了独特的韵味。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境界和魅力。 他的好友们对他的这种变化感到十分惊讶和钦佩,纷纷称赞他的诗作犹如经历了一次“夺胎换骨”。这个成语原本是道家语,意思是脱去凡胎俗骨而换为圣胎仙骨,后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而在黄庭坚这里,它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转变和提升。 黄庭坚的“夺胎换骨”不仅仅是对自己作品的革新,更是对整个诗歌领域的一次重要贡献。他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诗人,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黄庭坚这样能够通过不断努力实现“夺胎换骨”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突破自我,超越前人,为人类的文化和艺术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光芒。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畏惧,要勇于探索和创新,努力实现自身的蜕变和升华,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正如黄庭坚通过“夺胎换骨”成就了自己在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也可以在各自的领域中,通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篇章。

夺胎换骨-成语图片

夺胎换骨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