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胎換骨

成語拼音

duó tāi huàn gǔ

奪胎換骨成語解釋

本爲道家語,指奪人之胎以轉生,易去凡骨爲仙骨。後比喻學習前人不露痕跡,並能創新。

典故出處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

成語典故

奪胎換骨原是道家的說法即吃了金丹換去凡骨凡胎後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黃庭堅認爲這是換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進一步加以刻劃形容,這叫奪胎法。也有人說不蹈古人一言一句,用奪胎換骨法可以點鐵成金。

成語造句

他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磨練,彷彿經歷了一場奪胎換骨般的轉變,整個人從內而外都散發着不一樣的氣質。

成語故事

在北宋時期,有一位詩人名叫黃庭堅。他自幼聰慧過人,對詩歌有着濃厚的興趣和天賦。 黃庭堅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和追求,試圖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起初,他的詩作雖然也有一定的水準,但總覺得缺乏某種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特質。 有一次,黃庭堅偶然間讀到了許多古代優秀詩人的作品,這些作品猶如明燈照亮了他的創作之路。他開始潛心研究這些經典之作,從字裏行間汲取靈感和智慧。 經過長時間的鑽研和思考,黃庭堅逐漸領悟到了詩歌創作的真諦。他不再滿足於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試圖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突破。他大膽地對自己的詩作進行改造和昇華,就如同給原本普通的作品注入了新的靈魂。 就這樣,黃庭堅的詩歌風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詩作變得更加深邃、精妙,充滿了獨特的韻味。人們在欣賞他的作品時,彷彿能感受到一種全新的境界和魅力。 他的好友們對他的這種變化感到十分驚訝和欽佩,紛紛稱讚他的詩作猶如經歷了一次“奪胎換骨”。這個成語原本是道家語,意思是脫去凡胎俗骨而換爲聖胎仙骨,後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而在黃庭堅這裏,它則形象地描繪了他在詩歌創作上的巨大轉變和提升。 黃庭堅的“奪胎換骨”不僅僅是對自己作品的革新,更是對整個詩歌領域的一次重要貢獻。他的創作理念和方法影響了許多後來的詩人,爲詩歌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黃庭堅這樣能夠通過不斷努力實現“奪胎換骨”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突破自我,超越前人,爲人類的文化和藝術寶庫增添了璀璨的光芒。他們的故事激勵着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不要畏懼,要勇於探索和創新,努力實現自身的蛻變和昇華,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正如黃庭堅通過“奪胎換骨”成就了自己在詩歌史上的重要地位,我們也可以在各自的領域中,通過不懈的奮鬥和努力,書寫屬於我們自己的精彩篇章。

奪胎換骨-成語圖片

奪胎換骨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