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
成语拼音
- dāng jú zhě mí
当局者迷成语解释
- 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
典故出处
- 宋·辛弃疾《恋绣衾·无题》:“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
成语典故
- 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玄宗当即表示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再加上注解。不料,右丞相张说(yue)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说,现在的《礼记》,是西汉戴圣编篡的本子,使用到现在近千年;再说东汉的郑玄也已加了注解,已经成为经书,有什么必要改用魏征整理修订的本子呢?玄宗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是元澹认为,本子应该改换一下。为此,他写了一篇题为《释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释疑》是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先是客人问:《礼记》这部经典著作,戴圣编篡、郑玄加注的本子与魏征修订的本子相比,究竟哪个好?”主人口答说:“戴圣编篡的本子从西汉起到现在经过了许多人的修订、注解、互相矛盾之处很多,魏征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而重新整理,谁会想到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会反对!”,客人听后点点头,说:“是啊,就像下棋一样,下的人反倒糊涂,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
成语造句
- 很多时候我们看待别人的事情很清楚,然而当自己身处其中时却容易当局者迷。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的决策。国王召集了他的大臣们,一同商议国家的未来走向。
当时,这个国家与邻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大臣们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主动出击,以强硬的姿态应对邻国的挑衅,认为这样可以彰显国家的实力和威严;而另一派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和外交手段来解决争端,避免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
在激烈的争论中,国王感到十分困惑和迷茫。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但又担心过于软弱会让国家失去尊严。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智者来到了王宫。
智者听了大臣们的争论后,并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而是给国王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从前有一个人,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他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如何走出这片森林。他一会儿向左走,一会儿向右走,结果却在森林中越陷越深。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从外面进来的猎人,猎人很轻松地就带着他走出了森林。”
国王听完这个故事,若有所思。智者接着说:“陛下,您现在就如同那个迷失在森林中的人,被眼前的局势所困扰,难以看清真正的方向。您需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和平也并不意味着软弱。”
国王恍然大悟,他开始重新审视大臣们的建议。他意识到,那些主张主动出击的大臣们,可能是被情绪和偏见所左右,只看到了战争带来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期的后果;而那些主张和平谈判的大臣们,虽然看似保守,但实际上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
最终,国王决定采纳和平谈判的方案,并派遣使者与邻国进行沟通和协商。经过艰苦的谈判,两国达成了和平协议,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战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身处复杂的局势中时,往往会因为自身的利益、情感等因素而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这时,我们需要像那位智者一样,学会从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客观的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和盲目而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当局者迷-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