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者迷
成語拼音
- dāng jú zhě mí
當局者迷成語解釋
- 迷:糊塗,迷惑。指當事人反而糊塗。
典故出處
- 宋·辛棄疾《戀繡衾·無題》:“我自是笑別人的,卻元來當局者迷。”
成語典故
- 唐朝的大臣羹光上書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徵整理修訂過的《類禮》(即《禮記》)列爲經書,也就是作爲儒家的經典著作。玄宗當即表示同意,並命元澹等仔細校閱一下,再加上註解。不料,右丞相張說(yue)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說,現在的《禮記》,是西漢戴聖編篡的本子,使用到現在近千年;再說東漢的鄭玄也已加了註解,已經成爲經書,有什麼必要改用魏徵整理修訂的本子呢?玄宗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便改變了主意。但是元澹認爲,本子應該改換一下。爲此,他寫了一篇題爲《釋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觀點。《釋疑》是採用主客對話的形式寫成的。先是客人問:《禮記》這部經典著作,戴聖編篡、鄭玄加註的本子與魏徵修訂的本子相比,究竟哪個好?”主人口答說:“戴聖編篡的本子從西漢起到現在經過了許多人的修訂、註解、互相矛盾之處很多,魏徵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而重新整理,誰會想到那些墨守成規的人會反對!”,客人聽後點點頭,說:“是啊,就像下棋一樣,下的人反倒糊塗,旁觀者卻看得很清楚。”。
成語造句
- 很多時候我們看待別人的事情很清楚,然而當自己身處其中時卻容易當局者迷。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正面臨着一場重大的決策。國王召集了他的大臣們,一同商議國家的未來走向。
當時,這個國家與鄰國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戰爭的陰影籠罩着人們的心頭。大臣們分爲了兩派,一派主張主動出擊,以強硬的姿態應對鄰國的挑釁,認爲這樣可以彰顯國家的實力和威嚴;而另一派則主張通過和平談判和外交手段來解決爭端,避免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和人員傷亡。
在激烈的爭論中,國王感到十分困惑和迷茫。他深知戰爭的殘酷,但又擔心過於軟弱會讓國家失去尊嚴。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一位智者來到了王宮。
智者聽了大臣們的爭論後,並沒有直接發表意見,而是給國王講了一個故事。他說:“從前有一個人,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他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該如何走出這片森林。他一會兒向左走,一會兒向右走,結果卻在森林中越陷越深。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從外面進來的獵人,獵人很輕鬆地就帶着他走出了森林。”
國王聽完這個故事,若有所思。智者接着說:“陛下,您現在就如同那個迷失在森林中的人,被眼前的局勢所困擾,難以看清真正的方向。您需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才能看清問題的本質。戰爭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和平也並不意味着軟弱。”
國王恍然大悟,他開始重新審視大臣們的建議。他意識到,那些主張主動出擊的大臣們,可能是被情緒和偏見所左右,只看到了戰爭帶來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長期的後果;而那些主張和平談判的大臣們,雖然看似保守,但實際上是爲了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着想。
最終,國王決定採納和平談判的方案,並派遣使者與鄰國進行溝通和協商。經過艱苦的談判,兩國達成了和平協議,避免了一場可能的戰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身處複雜的局勢中時,往往會因爲自身的利益、情感等因素而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這時,我們需要像那位智者一樣,學會從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客觀的判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避免因爲一時的衝動和盲目而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
當局者迷-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