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其死

成语拼音

bù dé qí sǐ

不得其死成语解释

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典故出处

《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生病,他的学生们前去看望他。孔子仔细地看着他们,他认为闵子骞性格外和内刚,冉有和子贡和顺不足、刚直有余,他们均能自保,唯独子路刚直不阿,日后不能善终,就深情地叮嘱他以后遇事要冷静,千万不能鲁莽。

成语造句

他平日里作恶多端,为非作歹,这样下去,恐怕最终会不得其死。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叫阳虎。他本是鲁国季孙氏的家臣,但后来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手段,掌握了鲁国的大权。 阳虎为人专横跋扈,野心勃勃。他在鲁国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和反对,然而他却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当时鲁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就预言说,阳虎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不好的下场,甚至可能不得其死。 阳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断地排挤和打压其他的势力。他与鲁国的三桓家族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三桓家族在鲁国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强大的势力,他们自然不会任由阳虎肆意妄为。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阳虎决定采取一些冒险的行动。他试图发动政变,推翻三桓家族的统治,自己取而代之。然而,他的计划最终失败了。三桓家族联合起来,对阳虎进行了反击。阳虎陷入了困境,不得不逃离鲁国。 阳虎逃到了齐国,但是齐国的君主也对他的行为有所耳闻,并不愿意收留他。无奈之下,阳虎又辗转到了晋国。在晋国,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试图寻找机会重新崛起。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和阳虎开玩笑。他的种种努力都没有取得成功,反而让他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最终,阳虎在孤独和落魄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正如当初人们所预言的那样,不得其死。 《左传》中记载了阳虎的这些事迹,他的故事成为了“不得其死”这个成语的典型例证。这个成语后来也被用来形容那些作恶多端、行为不端的人最终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和下场。它提醒着人们要秉持正义和善良,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在历史的长河中,像阳虎这样不得其死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都成为了后人的教训和警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做人的道理和原则。

不得其死-成语图片

不得其死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