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柴而爨

成语拼音

chēng chái ér cuàn

称柴而爨成语解释

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同称薪而爨”。

典故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家中已无米粮,他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到了称柴而爨的地步。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李三的人。他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家境贫寒。 李三平日里总是为了生计而奔波,但他却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那就是做事情总喜欢斤斤计较,常常因小失大。 有一天,李三家中的柴火快要用完了,他便决定去山上砍柴。经过一番辛苦劳作,他砍了不少柴回来。回到家后,他不是想着赶紧把柴好好利用起来,而是开始仔细地称量每一根柴的重量,甚至精确到了几两几钱。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在使用柴火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浪费。 他的妻子看到他的行为,忍不住劝说道:“李三啊,你何必这样呢?砍回来的柴就是用来烧火做饭的,只要够用就行了,何必这么麻烦地去称呢?”李三却不以为然地说:“这你就不懂了,我要做到每一根柴都物尽其用,不能有丝毫的浪费。” 就这样,李三每次烧火都要按照他称量的结果来使用柴火,一点都不肯多烧。然而,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李三的妻子想好好招待客人,做一顿丰盛的饭菜。可是李三却依然坚持按照他称柴的结果来烧火,导致饭菜做得半生不熟,客人也觉得很不满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三的这种行为在村里渐渐传开了,大家都觉得他十分可笑。《礼记》中曾言:“大礼不辞小让。”而李三却因为过分在意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他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改善生活、努力劳作上,却因为这种称柴而爨的行为,不仅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也让周围的人对他颇有微词。 后来,村里的一位老者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找到李三,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李三啊,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要知道,人生在世,不能只看眼前的一点小利,而应该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广阔的胸怀。你这样称柴而爨,看似节省了一点柴火,实则失去了更多的东西啊。”李三听了老者的话,若有所思,但他是否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却不得而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像李三一样过于计较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而忽略了大局和长远的利益。我们应该学会把握重点,以更加豁达和明智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事情,否则,我们可能会陷入无尽的琐碎之中,无法自拔,最终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称柴而爨-成语图片

称柴而爨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