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臣纳贡
成语拼音
- chēng chén nà gòng
称臣纳贡成语解释
- 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典故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凡汉东小国,无不称臣纳贡。”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古代,弱小的国家为求和平,常常不得不向强大的帝国称臣纳贡。
成语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强大的卫国,另一个是相对弱小的梁国。
梁国虽然面积不大,国力也不算强盛,但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也在缓慢地发展着。然而,卫国却对梁国虎视眈眈,一直妄图扩张自己的领土。
卫国不断地对梁国进行骚扰和侵犯,梁国的边境时常遭受攻击。梁国的国王和大臣们为此忧心忡忡,他们深知以梁国目前的实力,很难与强大的卫国正面抗衡。
在一次激烈的朝议中,大臣们纷纷提出各种应对之策。有的主张坚决抵抗,与卫国拼个你死我活;有的则认为应该向卫国求和,避免更大的损失。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和权衡,梁国国王最终无奈地选择了后者,决定向卫国称臣纳贡。
于是,梁国派遣使者带着大量的珍宝和财物前往卫国,向卫国国王表示臣服,并承诺每年都会向卫国进贡丰厚的礼物。卫国国王欣然接受了梁国的称臣纳贡,暂时停止了对梁国的攻击。
然而,梁国的百姓们对国王的这一决定感到非常不满和屈辱。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虽然弱小,但也不应该轻易地向敌人低头。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国王和大臣们要奋发图强,提升国家的实力,而不是一味地依靠称臣纳贡来换取和平。
梁国国王在听到百姓们的呼声后,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可能存在问题。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决策,并积极采取措施来发展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他鼓励百姓们努力耕种,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大力招募士兵,加强军事训练。
经过多年的努力,梁国的国力逐渐增强。与此同时,卫国由于长期的征战和内部的腐败,国力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梁国国王看到了机会,他决定不再向卫国称臣纳贡,并开始策划对卫国的反击。
在精心准备之后,梁国的军队向卫国发起了进攻。此时的卫国已经不复往日的强大,在梁国军队的猛攻下节节败退。最终,梁国成功地收复了曾经失去的领土,并迫使卫国签订了和平协议。
从那以后,梁国的百姓们过上了更加安定和幸福的生活。而梁国国王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暂时的妥协和退让并不一定是坏事,但必须要在妥协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最终实现逆袭。这个故事也让后人明白了称臣纳贡有时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真正的强大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发展。正如《史记》中所记载的许多弱小国家的崛起历程一样,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站稳脚跟。
称臣纳贡-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