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虞我诈

成语拼音

ěr yú wǒ zhà

尔虞我诈成语解释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典故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成语典故

春秋中期,楚国在中原称霸,楚庄王根本不把邻近的小国放在眼里。有一次,他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指示他经过宋国的时候,不必要向它借路。申舟估计到这样一来,必定会触怒宋国,说不定因此而被杀死。但庄王坚持要他这样做,并向他保证,如果他被宋国杀死,自己将出兵讨伐宋国,为他报仇。申舟没有办法,只好将儿子申犀(xi)托付给庄王,然后出发。 不出申舟所料,他经过宋国时因没有借路而被抓住。宋国的执政大夫华元了解情况后,对庄王如此无礼非常气愤,对宋文公说:“经过我们宋国而不通知我们,这是把宋国当作属国看待。当属国等于亡国。如果杀掉楚国使者,楚国来讨伐我们,也不过是亡国。与其如此,倒不如把楚使杀掉!” 宋文公同意华元的看法,下令将申舟杀了。 消息传到楚国,庄王听到后气得鞋子来不及穿,宝剑也没时间挂,就下令讨伐宋国。 但是,宋国虽然是个小国,要攻灭它也并不容易。庄王从公元前595年秋出兵,一直围攻到次年夏天,还是没有把宋国的都城打下来。庄王的锐气大大低落,决定解围回国。 申舟的儿子申犀得知后,在庄王马前叩头说:“我父亲当时明知要死,可是不敢违抗您的命令。现在,您倒丢开从前说的话了。” 庄王听了,无法回答。这时,在边上为庄王驾车的大夫申叔时献计道:“可以在这里让士兵盖房舍、种田,装作要长期留下。这样,宋国就会因害怕而投降。” 庄王采纳了申叔时的计策并加以实施。宋国人见了果然害怕。华元鼓励守城军民宁愿战死、饿死,也决不投降。 一天深夜,华元悄悄地混进楚军营地,潜入到楚军主帅子反营帐里,并登上他的卧榻,把他叫起来说:“我们君王叫我把宋国现在的困苦状况告诉您:粮草早已吃光,大家已经交换死去的孩子当饭吃。柴草也早已烧光了,大家用拆散的尸骨当柴烧。虽然如此,但你们想以此来压我们订立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那么我们宁肯灭亡也不会接受。如果你们能退兵三十里,那么您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办!” 子反听了这番话很害怕,当场先和华元私下约定,然后再禀告庄王。庄王本来就想撤军,听了自然同意。 第二天,庄王下令楚军退兵三十里。于是,宋国同楚国恢复了和平。华元到楚营中去订立了盟约,并作为人质到楚国去。盟约上写着:“我不欺骗你,你也不必防备我!”。

成语造句

在那复杂的职场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各种利益纠葛,常常是尔虞我诈。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相互攻伐,兼并不断,局势十分混乱。 在一个小诸侯国中,有两位大臣,甲和乙。他们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却各怀心思。甲一心想要往上爬,获取更高的权力和地位,而乙也有着自己的盘算。 当时,这个诸侯国面临着来自周边大国的威胁,国内人心惶惶。甲看到了这个机会,他在国君面前不断进言,声称自己有绝妙的策略可以应对危机,以此来博取国君的信任。而乙则暗中观察着甲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时机。 一次,国君决定派遣使者前往另一个国家进行外交谈判。甲极力推荐自己去,声称自己能够为国家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国君犹豫之际,乙站出来表示支持甲,还说了许多赞美甲的话。国君见乙也如此赞同,便同意让甲前往。 甲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出使之路,却不知乙早已在背后布置好了一切。乙偷偷地向那个国家的大臣通风报信,透露了甲的一些弱点和计划。 当甲到达那个国家后,谈判一开始进行得还算顺利。然而,随着对方逐渐掌握了他的情况,局面开始变得对他不利。对方利用甲的弱点不断施压,让甲陷入了困境。 甲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乙的圈套,但此时已经无法挽回局面。最终,谈判以失败告终,甲灰溜溜地回到了国内。 国君对甲的表现十分失望,而乙则趁机在国君面前数落甲的种种不是。国君一怒之下,罢免了甲的官职,而乙则顺势取代了他的位置。 然而,乙并没有得意太久。不久之后,另一个大臣丙也对乙的位置虎视眈眈。丙学着乙之前的手段,开始对乙尔虞我诈。在权力的斗争中,乙也最终尝到了被人算计的滋味。 这个诸侯国就在这样的内斗和尔虞我诈中逐渐衰落下去。在历史的长河中,类似这样的故事不断上演,人们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择手段,相互欺骗和争斗,而最终往往是两败俱伤,国家也陷入动荡和危机之中。正如《左传》中所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当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和真诚,只剩下尔虞我诈时,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挑战。

尔虞我诈-成语图片

尔虞我诈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