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竖为灾

成语拼音

èr shù wéi zāi

二竖为灾成语解释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典故出处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梦见体内有两个小孩,一个说名医来了快逃吧,一个则说躲到膏肓之间。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药力是无法到达的。”没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成语造句

他最近身体状况极差,好像二竖为灾,频繁地生病,让家人十分担心。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景公生了一场重病,很长时间都没有好转。他感到非常忧虑,于是派人去秦国请名医扁鹊来为他诊治。 秦国的国君秦桓公得知晋景公的病情后,立刻选派了医术高明的医缓前往晋国。医缓还在途中的时候,晋景公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两个小孩,其中一个小孩说:“医缓要来了,他可是个厉害的医生,我们恐怕要遭殃了。”另一个小孩则说:“不用怕,我们藏在肓之上,膏之下,他也拿我们没办法。” 不久后,医缓来到了晋国,他仔细地为晋景公诊断后,面露难色地说:“大王的病已经深入膏肓,无法医治了。”晋景公听了,想起自己梦中的两个小孩,长叹一声说:“看来这是命中注定啊,二竖为灾,我终究是逃不过这一劫了。” 后来,晋景公的病情果然越来越严重,最终还是去世了。“二竖为灾”这个成语也就由此而来,用来形容疾病缠身,难以治愈。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古代的一些帝王,尽管拥有最好的医疗条件,但依然无法逃脱疾病的折磨。这也让我们明白,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即使是权势滔天的人也不能忽视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要等到疾病缠身才意识到健康的可贵。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身边的人,关心他们的健康,因为疾病往往是突然来临的,我们要在平时就做好预防和准备。 总之,“二竖为灾”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让我们时刻牢记健康的重要性,积极预防疾病,珍惜生命,享受美好的生活。

二竖为灾-成语图片

二竖为灾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