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成语拼音
- bù tàn hǔ xué,ān dé hǔ zǐ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成语解释
- 探:探测;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典故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成语典故
-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15岁时,偷偷地跟随吕当随军打仗。吕当看见后立即大声呵叱他要他回家,吕蒙就是不听。战后吕当回家告诉吕蒙的母亲。吕母十分生气要惩罚他,吕蒙说:“家里贫穷十分艰难,如果打仗立功就能得富贵,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成语造句
- 想要取得成功,就不能害怕困难和风险,正所谓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成语故事
- 在东汉时期,有一位英勇无畏的将军名叫班超。
当时,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以维护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他带领着为数不多的随从来到了鄯善国。一开始,鄯善国王对他们礼遇有加,热情款待。然而,没过多久,班超就敏锐地察觉到国王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变得冷淡和疏远。
班超经过一番调查,得知原来是匈奴也派了使者来到鄯善国,并且对国王进行了威逼利诱,试图让鄯善国与汉朝断绝关系,转而投向匈奴的怀抱。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班超深知如果不采取果断行动,他们此次出使的任务必将失败,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在众人都感到焦虑和担忧的时候,班超召集了他的随从们,慷慨激昂地说道:“如今我们身处险境,匈奴使者就在此处,我们若不果断行动,必将功亏一篑。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必须要勇敢地去面对敌人,才能为汉朝争取到有利的局面。”众人听了班超的话,都被他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跟随他行动。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班超带领着随从们悄悄地潜入了匈奴使者的营地。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袭击,匈奴使者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杀得措手不及。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班超他们成功地消灭了所有的匈奴使者,彻底粉碎了匈奴的阴谋。
鄯善国王得知匈奴使者已被消灭,大为震惊,对班超的勇敢和果断钦佩不已,立刻表示愿意继续与汉朝保持友好关系,并坚定地站在汉朝这一边。班超的这次行动不仅为汉朝在西域赢得了声誉和威望,也为后来汉朝进一步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勇事迹在历史上流传了下来,成为了激励后人勇往直前、敢于拼搏的典范。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退缩和畏惧,只有勇敢地去探索、去尝试,才能够取得成功,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正如班超一样,正是因为他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决心,敢于深入虎穴去争取那难得的虎子,才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名垂青史。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