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欺暗室

成語拼音

bù qī àn shì

不欺暗室成語解釋

欺:欺騙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見的地方。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典故出處

唐·駱賓王《螢火賦》:“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成語典故

蘧(qú)伯玉,名瑗,字伯玉,春秋時蒲國人,生活的時代和孔子大致相同。他是衛靈公時著名的賢大夫,也是一位道德和操行都非常優秀的人。“衛地多君子”,歷來人們都將蘧伯玉作爲衛國君子的代表。  蘧伯玉非常賢德,人們十分敬重他。一次,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在宮中夜坐,先聽到轔轔的車聲,可車聲到宮門時卻消失了,過了一會兒,轔轔的車聲又響起來。衛靈公就問夫人說:“你知道剛纔過去的人是誰嗎?”夫人說:“應該是蘧伯玉。”靈公問:“你怎麼知道是他呢?”南子說:“君子是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細節的,車走到宮門口時沒了聲音,那是車的主人讓車伕下車,用手扶着車轅慢行,爲的是怕車聲打擾國君。忠臣和孝子不會在大庭廣衆之下信誓旦旦,也不會因在黑暗之中沒有人能看到而改變自己的操守。蘧伯玉是我們衛國品行端正的大夫,仁而有智,對國家恪盡職守。他不會因爲現在是黑夜,沒人會看見就忘記禮節,所以我覺得是他。”靈公派人去看,果然是蘧伯玉。  靈公與夫人開玩笑說:“不是蘧伯玉。”夫人聽後馬上給靈公上酒道賀。靈公說:“你爲什麼要向我道賀呢?”夫人說:“開始我以爲衛國只有蘧伯玉一個人是這樣的賢德之人,現在知道在衛國還有一個和他一樣賢德的人,那麼我們國家就有兩個賢臣了。國家多賢臣,是國家之福,怎麼能不向您道賀呢?”靈公說:“說得好!”然後就把真相告訴了夫人。  蘧伯玉協助衛靈公把衛國治理得兵強馬壯、人民富裕,使其成爲春秋時期的強國。晉國大將趙簡子原想討伐衛國,派人到衛國試探。那人返回後,告訴趙簡子:“蘧伯玉在衛國當政,我們如果貿然攻打衛國肯定會喫敗仗的。”趙簡子馬上就取消了攻衛的計劃。  蘧伯玉謙虛謹慎,經常對自己進行反思,“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又經常鞭策自己,《莊子·則陽篇》記載:“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說他年已六十還能與日俱新,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這樣的賢人總是對自己的道德與行爲有明確的要求,而且一直認真的按照這些要求去做。

成語造句

他爲人正直,即使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也能做到不欺暗室,從不會有任何不當的行爲。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楊震的官員。 楊震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羣書,對知識有着強烈的渴求。他品德高尚,以正直和廉潔聞名於世。 有一次,楊震被任命爲東萊太守,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曾是楊震的學生,他得知老師路過此地,便在夜間懷揣重金前來拜訪。楊震見到王密後,對他的行爲感到十分詫異。王密悄悄地說:“老師,您收下這些金子吧,這只是我的一點心意,不會有人知道的。”楊震聽後,嚴肅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我楊震一生光明磊落,絕不會做出這種違背道德之事。”王密羞愧不已,只得帶着金子灰溜溜地走了。 楊震就是這樣一個即使在無人知曉的暗室之中,也能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做虧心事的人。他的行爲體現了“不欺暗室”的高尚品德。這種品德在當時的社會中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們心中的黑暗。 後來,楊震的事蹟被廣泛傳頌,人們對他敬重有加。他的行爲也爲後人樹立了榜樣,讓人們明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準則。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楊震這樣“不欺暗室”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無論身處何地,無論面對怎樣的誘惑和壓力,都能堅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則。這種精神不僅在古代備受推崇,在現代社會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提醒着我們,即使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爲,做到問心無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爲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不欺暗室”不僅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追求。它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君子應當表裏如一,言行一致,無論在光明之處還是在隱蔽之境,都能保持正直和善良。這種品德的傳承和弘揚,將有助於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讓我們以楊震等先輩爲榜樣,將“不欺暗室”的精神發揚光大,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不欺暗室-成語圖片

不欺暗室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