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不欲生
成語拼音
- fèn bù yù shēng
憤不欲生成語解釋
- 悲憤或氣憤行不願再活下去了。形容極度氣憤。
典故出處
-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四·祭廬州殉難官紳士民文》餘聞報淮上,悲憤不欲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遭遇了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內心痛苦到極點,竟憤不欲生。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年輕人名叫李明。他生活在一個動盪的時代,國家正面臨着諸多困境和挑戰。
李明自幼勤奮好學,心懷遠大的抱負,渴望能夠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一番貢獻。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的家族因爲一場無端的政治紛爭而遭受牽連,家道中落,親人也紛紛離世。這一系列的打擊讓李明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絕望之中。
他四處奔走,試圖尋求公正和幫助,但卻處處碰壁。面對這個黑暗而不公的世界,李明感到無比的悲憤。他覺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都毫無意義,心中的希望之火漸漸熄滅。
一天,李明獨自來到江邊,望着滔滔江水,心中的痛苦和絕望達到了頂點。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和理由了,恨不得立刻投身江中,結束這痛苦的一切。就在他即將邁出那絕望的一步時,一位路過的智者看到了他。智者察覺到李明的異樣,趕忙上前攔住了他。
智者耐心地傾聽了李明的遭遇,然後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年輕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能因爲一時的困境就放棄生命。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豪傑都曾經歷過苦難和挫折,但他們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挺了過來,最終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你看那歷史上的勾踐,他曾兵敗亡國,淪爲階下囚,但他沒有放棄,而是臥薪嚐膽,忍辱負重,最終實現了復國大業。你現在所經歷的痛苦,與他們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李明聽了智者的話,心中漸漸涌起了一絲希望。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自己不能就這樣輕易地放棄。他決定重新振作起來,爲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從那以後,李明不再沉浸在悲憤之中,而是積極地尋找機會,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四處求學,結交有識之士,不斷地積累知識和經驗。經過多年的努力,李明終於憑藉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在仕途上嶄露頭角,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李明感慨萬千。他深知,如果當初自己真的選擇了輕生,就永遠也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了。他也明白了,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能憤不欲生,而應該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只有這樣,才能走出困境,迎來光明的未來。
憤不欲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