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世嫉俗
成語拼音
- fèn shì jí sú
憤世嫉俗成語解釋
- 憤憎惡,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當時的社會狀況。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
典故出處
- 唐·韓愈《雜說》然吾觀於人,其能盡其性而不類於禽獸異物者,希矣。將憤世嫉邪長往而不來者之所爲乎?”
成語典故
- 不見面就罷,一見面就是憤世嫉俗地破口大罵,要不就是針針見血地諷刺不休。★歐陽山《苦鬥》四八
成語造句
- 他經歷了諸多不公與挫折,漸漸地變成了一個憤世嫉俗的人,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抱怨和批判。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林之的年輕人。
林之生活在一個動盪的時代,社會充滿了種種不公和黑暗。他自幼聰慧,勤奮好學,有着一顆善良而正直的心。
隨着年齡的增長,林之開始接觸到社會的真實面目。他看到富人們過着奢華的生活,卻對窮苦百姓的困境視而不見;官員們貪污腐敗,濫用職權,只爲滿足自己的私慾。這些景象讓林之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痛心。
他決心要爲改變這個社會而努力,於是開始四處奔走,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問題,倡導公平正義。然而,他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太多人的響應,很多人都對他的行爲不理解,甚至嘲笑他太過天真。
林之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他不斷地批判那些不道德的行爲和現象,對社會的種種弊端毫不留情地指出來。他的言辭犀利而尖銳,讓那些心虛的人感到坐立不安。
但是,他的行爲也引來了一些人的怨恨和報復。那些既得利益者們視他爲眼中釘,肉中刺,想方設法地打壓他。林之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但他依然憤世嫉俗,不肯向現實妥協。
有一次,林之得知一位官員利用職權強佔了百姓的土地,導致許多人流離失所。他憤怒不已,立刻寫了一篇文章,詳細揭露了這位官員的罪行。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百姓們紛紛支持林之,要求嚴懲這位官員。
然而,那位官員卻通過關係,將林之誣陷爲謀反之人。林之被抓進了監獄,遭受了殘酷的折磨。但即使在獄中,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信念,對這個黑暗的社會充滿了批判和不滿。
最終,林之被含冤處死,但他的精神卻深深地影響了一些人。在後來的歲月裏,有越來越多的人像林之一樣,站出來爲正義而戰,爲改變這個社會而努力。
林之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傳說,他的憤世嫉俗雖然在當時沒有徹底改變社會,但卻爲後來的變革埋下了種子。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對公平正義的執着追求,讓後人銘記在心。就如同歷史上諸多的仁人志士一般,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社會不公的不滿,推動着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雖然過程充滿了艱難險阻,但他們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人們前行的道路。
憤世嫉俗-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