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靴爬癢

成語拼音

gé xuē pá yǎng

隔靴爬癢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作文不中肯,不貼切,沒有抓住要點。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同隔靴搔癢”。

典故出處

清·錢大昭《邇言》卷六《朱子語類》雲聖人只是識得性。百家紛紛,只是不識性字。揚子鶻鶻突突,荀子又所謂隔靴爬癢。”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的那些所謂建議,對於解決問題根本就是隔靴爬癢,沒有任何實質作用。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李三的人。他總是自認爲聰明伶俐,但實際上卻常常做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一天,李三聽說隔壁鎮上來了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學者,大家對他的學識和見解都讚不絕口。李三心想,自己一定要去會會這位學者,好顯示一下自己的“本事”。 當他見到學者後,便開始滔滔不絕地發表自己對各種事情的看法,試圖引起學者的注意和讚賞。然而,學者聽了他的話後,只是微微一笑,並不作過多的評價。李三見狀,心裏有些着急,他覺得學者一定是沒有聽懂他的高見,於是更加賣力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可是無論他怎麼努力,學者始終沒有給予他期望中的迴應。李三開始變得煩躁起來,他覺得自己就像在隔靴爬癢一樣,費了好大的勁,卻始終沒有觸及到關鍵之處,也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回到家後,李三仔細思考了這件事。他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都只是在表面上做文章,沒有真正深入地去理解和思考問題,就如同隔靴爬癢一般,看似在努力,實際上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收穫。 他想起了歷史上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們都是通過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實踐,才獲得了淵博的知識和深刻的見解。而自己卻總是急於表現,忽略了腳踏實地的重要性。 從那以後,李三開始改變自己的態度。他不再追求表面上的虛榮和誇讚,而是靜下心來,認真地學習各種知識,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他逐漸明白,只有真正地深入到問題的本質,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隔靴爬癢般地做無用功。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李三的學識和見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不再是那個只會誇誇其談的人,而是能夠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識去幫助他人,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認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追求目標和知識的道路上,我們不能只是做一些表面的、膚淺的努力,就像隔靴爬癢一樣,看似在行動,實則效果甚微。我們要腳踏實地,深入地去探索和鑽研,才能真正有所收穫,實現自己的價值。

隔靴爬癢-成語圖片

隔靴爬癢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