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行小惠
成語拼音
- hào xíng xiǎo huì
好行小惠成語解釋
- 好:喜歡;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歡給人小恩小惠。
典故出處
- 《晉書·殷仲堪傳》:“及在州,綱目不舉,而好行小惠,夷夏頗安附之。”
成語典故
- 晉朝時期,荊州刺史殷仲堪特別節儉,對人卻好行小惠。他在荊州期間遇到洪災,他每頓只吃五個菜,連掉在桌上的飯粒都喫掉,他還經常告誡子侄們不要忘記自己曾經也貧窮過。由於他稟性直樸,深受百姓的喜愛。
成語造句
- 他總是喜歡用一些小恩小惠來籠絡人心,這種好行小惠的行爲其實並不能真正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衛國。衛國有一位大臣叫子產,他是一位很有智慧和仁德的政治家。
當時衛國的政治局勢比較複雜,社會也存在着諸多問題。子產一心想要改善國家的狀況,讓百姓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子產深知,要想真正讓國家繁榮昌盛,僅僅靠一些小恩小惠是遠遠不夠的。他明白“好行小惠”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他開始大力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他整頓吏治,嚴厲打擊貪污腐敗的官員,選拔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擔任重要職務。同時,他積極發展農業和商業,鼓勵百姓勤勞致富。他還重視教育,創辦學校,培養人才。
然而,他的改革舉措一開始並不被所有人理解和支持。一些人認爲他的做法過於嚴厲,沒有給大家足夠的小恩小惠。他們抱怨說:“子產怎麼不多給我們一些好處呢?總是這麼嚴格要求我們。”
但子產並沒有因爲這些抱怨而改變自己的做法。他耐心地向人們解釋說:“如果我只是一味地好行小惠,給大家一些短暫的好處,而不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麼國家永遠也不會真正強大起來。我們需要的是長遠的發展和進步,而不是眼前的一點小利益。”
隨着時間的推移,子產的改革措施逐漸取得了成效。衛國的政治變得更加清明,經濟也日益繁榮,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人們開始意識到子產的遠見卓識和良苦用心,紛紛對他表示敬佩和感激。
子產的故事告訴我們,在治理國家或處理事務時,不能僅僅滿足於“好行小惠”,而應該着眼於大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發展和進步。正如《論語》中所說:“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我們應該追求長遠的利益和可持續的發展,而不是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有些人可能會爲了一時的好處而放棄長遠的目標,或者只關注表面的現象而忽略了本質的問題。我們應該以子產爲榜樣,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不被“好行小惠”所誤導,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和更美好的未來。
好行小惠-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