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璉之器
成語拼音
- hú liǎn zhī qì
瑚璉之器成語解釋
- 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
典故出處
- 《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日:‘賜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子貢原是衛國的商人,姓端木名賜,他因爲有錢,經常穿華麗的服飾,孔子看不慣他的新潮,說他爲君子不器。他沾沾自喜,他問孔子自己是什麼器,孔子隨意說是瑚璉之器。子貢更加飄飄然,不知孔子在說他內心空虛。
成語造句
- 他年紀輕輕便展現出非凡的才能和品德,將來必定會成爲瑚璉之器。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孔子有一位得意弟子名叫子貢。
子貢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對知識有着強烈的渴望。他跟隨孔子學習,不僅在學業上表現出色,還展現出了非凡的口才和外交才能。
有一次,魯國面臨着一場危機。齊國準備興兵攻打魯國,魯國上下人心惶惶。子貢主動請求前往齊國,試圖憑藉自己的智慧化解這場危機。他憑藉着對各國形勢的深刻了解和卓越的外交手段,在齊、吳、越等國之間周旋,成功地改變了各國的戰略佈局,使得魯國得以轉危爲安。
孔子對於子貢的才能和成就深感欣慰,曾評價他說:“賜也,汝爲瑚璉之器也。”意思是說,子貢就如同那珍貴的瑚璉,是可以擔當大任的傑出人才。
瑚璉,在古代是一種極爲珍貴的祭器,它製作精美,材質上乘,只有在重大的祭祀活動中才會被使用。孔子用瑚璉之器來比喻子貢,充分肯定了他的價值和才能。
子貢也沒有辜負孔子的期望,他在商業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積累了鉅額的財富。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老師和所學的知識,積極傳播孔子的思想和學說。
在子貢的一生中,他憑藉着自己的瑚璉之器般的才能,在政治、外交、商業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事蹟也成爲了後世人們傳頌和學習的典範,讓人們明白,只要擁有真才實學和堅定的信念,就能夠在人生的舞臺上展現出自己的光芒,成爲像瑚璉之器一樣珍貴而有價值的存在。
從子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要想成爲瑚璉之器,不僅需要具備出衆的天賦和才能,更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努力,在實踐中磨練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在機遇來臨時,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同時,我們也應該像子貢一樣,保持謙虛和感恩的心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爲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
瑚璉之器-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