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措失當
成語拼音
- jǔ cuò shī dàng
舉措失當成語解釋
- 舉措:舉動,措置。指行動措施不得當。
典故出處
- 《管子·禁藏》:“舉措不當,衆民不能成。”
成語典故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掉六國後建立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他經常到全國各地巡遊,祭祀大河山,命人將他的言語刻在石頭上,增加他的威望,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秦始皇卻還一味吹噓他的“舉措必當,莫不如畫”的功績。
成語造句
- 他在處理這件事情時由於考慮不周全,導致舉措失當,最終造成了不好的結果。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個動盪的時期,有一位君王,他心懷壯志,渴望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讓國家繁榮昌盛。然而,他在一些決策上卻常常出現失誤。
一次,國家面臨着外敵的威脅,君王在商議應對策略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他匆忙決定發動大規模的戰爭,認爲這樣可以一舉擊退敵人,彰顯國家的威嚴。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國家的兵力和資源並不足以支撐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大臣們紛紛進諫,指出這個決策的不妥之處,提醒君王要謹慎行事。然而,君王卻固執己見,認爲大臣們是膽小怕事,沒有勇氣去面對挑戰。就這樣,戰爭爆發了,結果卻如大臣們所擔憂的那樣,國家的軍隊遭遇了慘敗,損失慘重,百姓生活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不僅如此,在國內的治理上,君王也時有舉措失當的情況。他在推行一項新的政策時,沒有經過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就倉促實施。結果導致了社會的混亂和民衆的不滿。許多原本安居樂業的百姓因爲這項政策而陷入困境,社會秩序也變得動盪不安。
面對這樣的局面,君王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意識到自己的決策失誤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他開始廣納賢才,虛心聽取大臣們的建議,努力改正自己過去舉措失當的錯誤。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國家逐漸從困境中走出來,開始慢慢恢復生機。而這位君王也從這次的經歷中吸取了教訓,明白了在做出決策時一定要深思熟慮,充分考慮各種因素,避免舉措失當再次發生。
歷史上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秦二世胡亥,他繼位後一系列不當的舉措加速了秦朝的滅亡。舉措失當這個成語提醒着我們,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的領導者,在面對重要決策時,都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全面考慮,權衡利弊,切不可盲目行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我們應當以史爲鑑,不斷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努力做出正確而明智的決策,推動個人和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舉措失當-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