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案齊眉
成語拼音
- jǔ àn qí méi
舉案齊眉成語解釋
- 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典故出處
- 《後漢書·梁鴻傳》:“爲人賃舂,每歸,妻爲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成語典故
- 東漢人梁鴻,字伯鸞,原籍平陵(今陝西咸陽市西北),年輕時家裏很窮,由於刻苦好學,後來很有學問。但他不願意做官,和妻子依靠自己的勞動,過着儉樸而愉快的生活。 梁鴻的妻子,是和他同縣孟家的女兒,名叫孟光,生得皮膚黝黑,體態粗壯,喜愛勞動,沒有小姐的習氣。據說,孟家當初爲這個女兒選對象,很費了一些周折。三十歲了還沒出嫁。主要原因倒不在於一般少爺嫌她模樣兒不夠嬌,而在於她瞧不起那些少爺的一副嬌模樣。她自己提出要嫁個象梁鴻那樣的男子。她父母沒法,只得託人去向梁鴻說親。梁鴻也聽說過孟光的性格,便同意了。 孟光剛嫁到梁鴻家裏的時候,作爲新娘,穿戴得不免漂亮些,梁鴻一連七天都不理睬她。到了第八夭,孟光挽起髮髻,拔去首飾,換上布衣布裙,開始勤勞操作。梁鴻大喜,說道:“好啊,這纔是我梁鴻的妻子呢!” 據《後漢書·梁鴻傳》載,梁鴻和孟光婚後,隱居在灞陵(今陝西長安縣東)的深山裏。後來,遷居吳地(今江蘇蘇州)。兩人共同勞動,互助互愛,彼此又極有禮貌,真所謂相敬如賓。據說,梁鴻每天勞動完畢,回到家裏,孟光總是把飯和菜都準備好了,擺在托盤裏,雙手捧着,舉得齊自己的眉毛那樣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鴻面前去,梁鴻也就高高興興地接過來,於是兩人就愉快地喫起來。
成語造句
- 他們夫妻二人相互尊重,平日裏相處時總是能夠做到相敬如賓,可謂是舉案齊眉,令人十分羨慕。
成語故事
- 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名叫梁鴻的年輕人。梁鴻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羣書,雖然家境貧寒,但他卻有着高尚的品德和遠大的志向。
有一次,梁鴻不小心引發了一場火災,火勢蔓延到了鄰居的家中。梁鴻沒有逃避責任,而是主動找到鄰居,誠懇地道歉,並表示願意賠償所有的損失。他甚至親自爲鄰居勞作,以彌補自己的過錯。這件事情讓人們對梁鴻的正直和誠信深感敬佩。
時光流轉,梁鴻到了成婚的年紀。許多富貴人家都想把女兒嫁給他,但梁鴻卻都一一拒絕了。最終,他選擇了同縣一個名叫孟光的女子。孟光雖然相貌平平,但她心地善良,勤勞樸實。
梁鴻和孟光成婚之後,兩人隱居在山中,過着簡單而寧靜的生活。每天,梁鴻都會在田間勞作,而孟光則在家裏操持家務。孟光對梁鴻非常敬重,每次做好飯菜後,都會把托盤舉得和自己的眉毛一樣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鴻面前,這便是“舉案齊眉”的由來。
他們的生活雖然平淡,但卻充滿了幸福和溫暖。梁鴻時常會和孟光一起探討學問,交流思想。他們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共同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有一天,梁鴻寫了一首詩,詩中表達了他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百姓疾苦的同情。這首詩很快傳遍了整個郡縣,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一些達官貴人對梁鴻的才華和品德十分讚賞,紛紛邀請他出山爲官,但梁鴻卻婉言拒絕了。他說:“我志在山林,無意於仕途。”
就這樣,梁鴻和孟光一直過着隱居的生活,他們的故事也成爲了後人傳頌的佳話。“舉案齊眉”這個成語,不僅體現了夫妻之間的相互敬重和關愛,更反映了古人對美好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嚮往。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如同璀璨的明珠,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激勵着人們追求真摯的感情和高尚的品德。時至今日,“舉案齊眉”依然被人們視爲夫妻相處的典範,提醒着人們在婚姻中要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共同創造幸福美滿的生活。
舉案齊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