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方瓦合

成語拼音

huǐ fāng wǎ hé

毀方瓦合成語解釋

毀去棱角,與瓦礫相合。比喻屈己從衆,君子爲道不遠離於人◇指譭棄自己的原則,迎合世俗。

典故出處

語出《禮記·儒行》慕賢而容衆,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鄭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與衆人小合也。”

成語典故

故《儒行》欲毀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塵。★宋·俞文豹《吹劍錄》

成語造句

他的行事風格總是與衆不同,在旁人看來簡直是毀方瓦合,讓人難以理解。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衛國。衛國的朝堂上有一位大臣名叫寧俞,他以智慧和忠誠而聞名。 當時,衛國局勢動盪,政治紛爭不斷。寧俞一心想要爲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做出貢獻,但卻常常面臨諸多阻礙和挑戰。 在一次激烈的權力鬥爭中,一些心懷叵測的官員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採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他們相互勾結,形成了許多小團體,試圖破壞國家的正常秩序。 寧俞看到這種混亂的局面,心中十分憂慮。他深知如果任由這些人繼續爲所欲爲,衛國將會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機之中。 於是,寧俞決定採取行動。他摒棄了以往那些常規的做法,不再墨守成規。他開始靈活地與不同的勢力進行周旋,試圖找到一個平衡點,將這些分散的力量重新整合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寧俞就像是在玩一場複雜的拼圖遊戲。他需要將那些看似互不相容的碎片,巧妙地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面。這就如同“毀方瓦合”一般,打破常規的方形,將它們重新組合成契合的瓦片形狀,以達到穩定和和諧的目的。 他放下個人的成見和偏見,與曾經的對手進行溝通和合作。通過他的努力,一些原本對立的勢力開始逐漸放下敵意,共同爲衛國的未來而努力。 寧俞以他的智慧和勇氣,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他的這種“毀方瓦合”的策略,不僅爲衛國贏得了暫時的穩定,也爲國家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着時間的推移,衛國在寧俞的努力下逐漸恢復了生機和活力。他的事蹟也被人們傳頌開來,成爲了後世人們學習的榜樣。人們意識到,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局勢時,不能一味地堅持固定的模式和觀念,而要像寧俞一樣,敢於打破常規,靈活應變,以達到最終的目標。 “毀方瓦合”這個成語,也因此流傳下來,提醒着人們要懂得在必要的時候突破傳統的束縛,以創新的思維和方法去解決問題,實現和諧與共榮。

毀方瓦合-成語圖片

毀方瓦合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