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之仇

成語拼音

jiǔ shì zhī chóu

九世之仇成語解釋

九世:九代,形容歷時久遠。指久遠的深仇。

典故出處

《公羊傳·莊公四年》:“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諸侯齊國國王齊哀公因爲諸侯國紀國國王紀侯向周朝天子進讒言,被周天子處死。齊國的後代國君一直牢記這個仇恨,直到哀公後代的第9位君主齊襄公出兵攻打紀國,並消滅紀國,報了這個九世之仇。

成語造句

春秋時期,齊襄公爲報九世之仇,出兵攻打紀國,最終使其滅亡。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春秋時期,齊襄公是齊國的一位君主。當時,紀國與齊國相鄰,兩國之間存在着諸多的矛盾和利益糾葛。 紀國曾在周夷王時期進讒言,使得周夷王烹殺了當時的齊國國君齊哀公,這對齊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恥辱和仇恨。此後,齊國與紀國的關係愈發緊張。 齊襄公繼位後,始終沒有忘記這個深仇大恨。他日夜謀劃着如何報復紀國,以雪齊國的“九世之仇”。爲了實現這個目標,齊襄公積極整頓國內的軍政事務,加強軍事力量,同時密切關注着紀國的一舉一動。 終於,齊襄公等到了一個機會。紀國內部出現了一些混亂和動盪,齊襄公果斷地率領大軍進攻紀國。齊國的軍隊士氣高昂,他們懷着對齊國先君的悲憤和對齊襄公復仇決心的支持,在戰場上奮勇殺敵。 面對齊國的強大攻勢,紀國難以抵擋。儘管紀國的軍民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最終還是無法改變戰敗的命運。齊襄公成功地佔領了紀國,報了那積壓了數代的血海深仇。 這一事件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各國都對齊襄公的決心和行動力表示驚歎。而“九世之仇”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開來,用來形容仇恨極其深遠、長久,歷經數代都難以忘卻,並且最終得以報復雪恥。 在歷史的長河中,“九世之仇”成爲了一個經典的典故,它提醒着人們仇恨的力量和影響。同時也讓人們看到,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國家之間的恩怨情仇可能會引發激烈的衝突和戰爭。然而,我們也應該從中反思,如何通過和平、對話和合作來解決矛盾和爭端,避免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以實現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九世之仇-成語圖片

九世之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