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鉢催詩
成語拼音
- jī bō cuī shī
擊鉢催詩成語解釋
- 指限時成詩。比喻詩才敏捷。
典故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擊鉢催詩,我要擊鉢了。”
成語典故
- 南朝時期,齊竟陵王蕭子良常於夜間邀文人學士飲酒賦詩,刻燭限時,規定燭燃一寸,詩成四韻。蕭文琬認爲這不是難事,就與丘令楷、江拱二人改爲擊銅鉢催詩,要求鉢聲一止就做成一首詩。
成語造句
- 一場文學聚會正在舉行,衆人決定採用擊鉢催詩的方式來激發創作靈感,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度,文化氛圍極爲濃厚。
在這個國度的都城中,有一羣文人墨客常常相聚,以文會友,交流切磋。其中有一位才子名叫李明,他才華橫溢,思維敏捷,但性格有些爭強好勝。
有一次,他們相聚在一座雅緻的庭院中,大家提議玩一個遊戲,那就是“擊鉢催詩”。規則是由一人敲擊鉢盂,其他人則要在敲擊聲停止之前吟出一首詩來。
遊戲開始了,負責敲擊鉢盂的人拿起鉢盂,有節奏地敲擊起來。聲音清脆悅耳,在庭院中迴盪。衆人都全神貫注,絞盡腦汁地構思着詩句。李明也不例外,他心中急切地想要在這次遊戲中展現自己的才華,壓倒衆人。
敲擊聲戛然而止,衆人紛紛開始吟詩。有的詩意境深遠,有的詩對仗工整,輪到李明時,他深吸一口氣,朗朗吟道:“清風拂面意悠悠,明月當空照九州。詩韻隨心飛萬里,才情展露佔鰲頭。”他的詩一出口,立刻贏得了一片喝彩聲,衆人都對他的才華表示欽佩。
然而,李明並沒有滿足於此,他渴望在每一次的“擊鉢催詩”中都能拔得頭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的聚會越來越多,李明也越發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詩藝。
有一次,在一場特別重要的文人聚會上,大家又玩起了“擊鉢催詩”。這次的氣氛格外緊張,因爲在場的都是頂尖的文人。敲擊鉢盂的聲音再次響起,李明全神貫注,腦海中思緒飛速運轉。當敲擊聲停止時,他再次吟出一首令人驚豔的詩:“春花爛漫映山川,夏雨清新潤世間。秋霜漸降染楓葉,冬雪皚皚覆麥田。”這首詩不僅描繪了四季的美景,更展現出了他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衆人都被他的詩所打動,紛紛讚歎不已。
李明通過一次次的“擊鉢催詩”,不僅展現了自己的才華,也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詩名逐漸遠揚,成爲了那個時代的一位著名詩人。而“擊鉢催詩”這個遊戲也因爲他的故事而更加爲人所知,成爲了文人墨客們喜愛的一種文學活動形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競爭中可以激發我們的潛力,讓我們不斷進步,但也要保持一顆謙遜的心,才能在追求知識和才華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擊鉢催詩-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