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不可長

成語拼音

jiàn bù kě zhǎng

漸不可長成語解釋

指剛露頭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許其發展滋長。

典故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孝宗聖政》韓玉曾任卿監,理當靖共,乃敢伏闕妄有陳訴,鼓惑衆聽,漸不可長,可送譚州居住。”

成語典故

貪狠,漸不可長。★明·劉若愚《酌中志·遼左棄地》

成語造句

孩子有了撒謊的毛病,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因爲這種行爲漸不可長。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年輕的君王剛剛即位。這位君王性格較爲軟弱,對於一些不良的現象和行爲往往採取寬容的態度。 起初,宮廷中的一些官員開始利用君王的這種性格,偶爾做出一些違背規定的小事,比如私自挪用一些小的財物。君王得知後,只是輕輕責備幾句,並未予以嚴厲懲處。這讓那些官員們膽子漸漸大了起來,他們的行爲也變得越發過分。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不良風氣逐漸蔓延到了整個朝堂。官員們開始相互勾結,徇私舞弊,甚至公然收受賄賂。一些正直的大臣們看到這種情況,紛紛向君王進諫,提醒他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然而,君王仍然猶豫不決,覺得這些都是小問題,不必大動干戈。 就這樣,這種不良行爲愈演愈烈,就像那決堤的洪水一般,一發不可收拾。國家的律法被肆意踐踏,百姓們怨聲載道。終於,周邊的國家看到了這個國家的混亂和衰敗,開始蠢蠢欲動,對其發動了侵略。 在戰爭的壓力下,君王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當初的縱容是多麼的錯誤。他開始試圖整頓朝堂,嚴厲打擊那些違法亂紀的行爲,可是此時已經爲時晚矣。國家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正如《禮記·曲禮上》中所記載的:“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我們,對於一些不好的行爲和現象,絕對不能放任不管,否則就會像這個國家一樣,“漸不可長”,最終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我們必須要保持警惕,及時遏制那些可能引發大問題的小苗頭,才能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避免重蹈覆轍。我們應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以史爲鑑,才能更好地前行。

漸不可長-成語圖片

漸不可長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