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熬投石
成語拼音
- jiāo áo tóu shí
焦熬投石成語解釋
- 焦熬指在火上久燒變脆的東西。拿非常脆的東西去碰石頭。比喻事情一定失敗。
典故出處
- 《荀子·議兵》桓文之節制,不可以適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遇到如此棘手的問題時,他的那些方法無異於焦熬投石,根本無法解決實際困難。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宋偃王的君主,他統治下的宋國曾有過一段動盪的歲月。
宋偃王野心勃勃,妄圖擴張領土,不斷地發動戰爭,搞得國內民不聊生。百姓們生活困苦,怨聲載道。而宋偃王卻不顧百姓的死活,依然一意孤行。
當時,宋國的朝堂上有一些明智的大臣,他們看到國家正走向衰敗,心急如焚。其中一位大臣多次勸諫宋偃王,希望他能改變策略,關注民生,停止戰爭,讓國家休養生息。然而,宋偃王根本聽不進去,反而對這些勸諫感到厭煩。
這位大臣看到宋偃王如此頑固不化,心中充滿了絕望。他深知國家已經陷入了絕境,就如同在烈火上煎熬一般,而宋偃王卻還在不斷地投擲石塊,讓局勢更加惡化。
隨着時間的推移,宋國的國力越來越弱,周邊的國家看到了機會,紛紛對宋國發動攻擊。百姓們生活更加艱難,社會秩序混亂不堪。
最終,宋國在宋偃王的錯誤統治下走向了滅亡。而“焦熬投石”這個成語也就此流傳下來,用來形容人在極端困境中,情況不斷惡化,就像在烈火中煎熬,卻又不斷遭受打擊,如同投擲石塊一般,讓人感到無比的痛苦和絕望。這個成語也警示着後人,當面臨困境時,要及時反思,採取正確的行動,避免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正如《左傳》中所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宋偃王的所作所爲正是對這一古訓的生動詮釋。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應銘記這些教訓,以史爲鑑,避免重蹈覆轍。
焦熬投石-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