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良犬烹
成語拼音
- jiǎo tù sǐ,liáng quǎn pēng
狡兔死,良犬烹成語解釋
- 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典故出處
- 《東周列國志》第八三回吾聞‘狡兔死而良犬烹’。敵國如滅,謀臣必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古代的宮廷鬥爭中,常常出現這樣的局面,功臣爲君主拼死拼活打下江山,最終卻落得個狡兔死,良犬烹的下場。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國家正處於風雲變幻之際。
當時,這個國家有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他名叫韓猛。韓猛智勇雙全,爲國家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在他的帶領下,軍隊多次擊敗外敵,國家的邊境得以安寧。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逐漸穩定下來,周邊的威脅也大大減少。然而,此時的國王卻開始對韓猛產生了疑慮。他擔心韓猛功高震主,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於是,國王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韓猛,並逐漸剝奪他的權力。
韓猛察覺到了國王的變化,但他依然忠心耿耿,認爲自己問心無愧。然而,國王身邊的一些奸臣卻趁機進讒言,不斷地詆譭韓猛。他們對國王說:“韓猛如今勢力龐大,又手握重兵,如果他有異心,後果將不堪設想。”國王聽了這些話,心中的疑慮越來越深。
終於,在一次宮廷宴會上,國王藉着酒勁,對韓猛大發雷霆,指責他有謀反之心。韓猛大驚失色,連忙跪地辯解,但國王卻根本不聽。此時,那些奸臣們紛紛附和國王,要求嚴懲韓猛。韓猛感到無比的絕望和悲憤,他沒想到自己忠心耿耿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局。
不久之後,國王下令處死韓猛。韓猛在臨死前,仰天嘆息道:“狡兔死,良犬烹啊!我爲國家出生入死,到頭來卻落得如此下場。”就這樣,一位傑出的將軍因爲國王的猜忌和姦臣的陷害,含冤而死。
歷史上,這樣的悲劇屢見不鮮。在很多朝代,當國家安定後,那些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臣子往往會成爲統治者猜忌的對象。就如同漢朝的韓信,爲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不朽功勳,但最終也難逃被呂后誅殺的命運。這些例子都印證了“狡兔死,良犬烹”這個成語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它提醒着人們,在權力和利益的面前,人性的複雜和醜陋往往會暴露無遺,忠誠和功勞並不一定能換來應有的回報。而我們從這些歷史故事中,應該汲取教訓,以史爲鑑,避免重蹈覆轍。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那些真正忠誠和有才華的人,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和待遇,而不是在不需要他們的時候就輕易地拋棄他們。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穩定,國家才能更加繁榮昌盛。
狡兔死,良犬烹-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