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鬼神而遠之
成語拼音
- jìng guǐ shén ér yuǎn zhī
敬鬼神而遠之成語解釋
- 敬之而不親近之意。指對某些人所持的一種態度,即不願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對他客客氣氣,絕不接近
典故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兩度在衛國沒能推銷他的“仁政”,只好去陳國,經過宋、鄭兩地的劫難後,孔子繼司馬牛病後也相繼得病,一度昏迷。子路讓他向鬼神求禱,孔子則一向敬鬼神而遠之,堅持他的“富貴在天,生死有命”的觀點而不求禱。
成語造句
- 對於一些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很多人採取的態度是敬鬼神而遠之。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子夏的人。子夏是孔子的學生,他勤奮好學,對知識有着強烈的追求。
當時,社會上對於鬼神之事有着各種各樣的說法和信仰。有些人對鬼神極爲敬畏,甚至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而有些人則對此不屑一顧,認爲那只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子夏在跟隨孔子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爲,對於鬼神,應該保持一種理性的態度。既不能完全無視它們的存在,也不能過分迷信和依賴。
有一次,子夏的一位朋友十分熱衷於祭祀鬼神,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子夏看到後,便對他的朋友說:“我們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現實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才能,而不是過度沉迷於鬼神之事。”
他的朋友不解地問:“難道鬼神不值得我們敬重嗎?”子夏回答道:“當然值得敬重,但我們要以正確的方式。我們不能因爲對鬼神的過度敬畏而失去了對現實生活的把握。”
子夏還引用了孔子的一些教誨,孔子曾說過,對於那些超自然的事物,我們應該保持一種謹慎和敬畏的態度,但同時也要注重現實生活中的道德和行爲規範。
隨着時間的推移,子夏的這種觀點逐漸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人們開始明白,對於鬼神,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盲目排斥,也不盲目崇拜。
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其他的事例可以證明這種“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的重要性。比如,有些朝代過度迷信鬼神,導致政治腐敗、社會動盪;而有些朝代則能夠理性看待,注重實際事務的處理,從而實現了國家的繁榮和穩定。
“敬鬼神而遠之”這個成語所傳達的理念,不僅僅適用於古代社會,在現代社會中也有着重要的意義。它提醒我們,在面對一些未知的事物或觀念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性,不要輕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注重實際行動和自身的成長。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信仰和觀念。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信仰,但同時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不要因爲對某些事物的過度敬畏或崇拜而失去了自我,要學會在尊重和理性之間找到平衡,以更加從容和自信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挑戰。就像子夏一樣,用智慧和勇氣去探索和理解這個世界,而不是盲目地追隨潮流或迷信權威。
敬鬼神而遠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