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

成語拼音

jiē gān ér qǐ

揭竿而起成語解釋

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典故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爲兵,揭竿爲旗。”

成語典故

公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出兩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貧民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去防守邊疆。這兩個差官又從壯丁裏挑選出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作屯長,讓他們再去管理其餘的壯丁。這兩個屯長一個叫陳勝(字涉),是個僱農;另一個叫吳廣,是個貧農。他倆原來並不認識,現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運,很快就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陳勝、吳廣一行往北拼命趕路,一點也不敢耽誤。因爲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誤了日期,是要砍頭的。可是,他們剛剛走了幾天,纔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正趕上下大雨,只好紮了營,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個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誤了,陳勝同吳廣商量,說:“咱們即便走,誤了日期,也是死;逃,給官府抓住,也是個死。反正是個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爲老百姓除害。”  吳廣也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同意了陳勝的意見,並商定藉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蘇和深得羣衆擁戴的原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祖父)的名頭,以號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於是陳勝和吳廣就帶着幾個心腹首先把那兩個差官砍死,然後提着他們的頭,向大家講明瞭不起義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這幾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願豁出性命跟着陳勝、吳廣一塊兒幹。大夥砍伐樹木爲兵器,高舉竹竿爲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將項燕報仇。大家還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一下子就把大澤鄉佔領了。大澤鄉的農民一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紛紛拿着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裏投軍。

成語造句

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百姓們生活困苦不堪,終於忍無可忍,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暴政。

成語故事

在秦朝末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了嚴苛的法律和繁重的賦稅徭役,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在大澤鄉這個地方,有一羣被徵調去戍守邊疆的貧苦農民。陳勝和吳廣也在其中。他們在途中遭遇了惡劣的天氣,耽誤了行程,按照秦朝的律法,他們即使趕到了目的地也會被處死。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陳勝和吳廣商議,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抗。 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計劃。陳勝偷偷地在一條魚的肚子裏塞進了一塊寫有“陳勝王”字樣的帛布,當伙伕殺魚時發現了這塊帛布,大家都感到十分驚奇。接着,吳廣又在深夜裏模仿狐狸的聲音大聲呼喊:“大楚興,陳勝王。”這讓士兵們對陳勝產生了敬畏之情。 終於,陳勝和吳廣決定帶領大家反抗秦朝的暴政。他們砍斷了一根竹子作爲旗杆,舉起了反抗的旗幟。這一舉動迅速得到了其他農民的響應,大家紛紛拿起農具等作爲武器,跟隨陳勝和吳廣一起行動。 隨着起義軍的不斷壯大,他們接連攻克了許多地方,給秦朝的統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各地百姓也紛紛響應,如同星星之火般迅速蔓延開來。雖然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最終以失敗告終,但他們的勇敢行爲卻揭開了全國範圍內反抗秦朝統治的序幕,成爲了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揭竿而起”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形容人民羣衆不堪忍受統治者的壓迫,奮起反抗。正如《過秦論》中所記載:“斬木爲兵,揭竿爲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它生動地展現了人民在暴政下的覺醒和反抗精神,這種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激勵着後來者爲了自由和正義而不懈奮鬥。

揭竿而起-成語圖片

揭竿而起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