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掩
成語拼音
- jiāng láng cái yǎn
江郎才掩成語解釋
- 比喻才思衰退。同“江淹才盡”。
典故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6回:“煬帝好大喜功,每事自恃有才,及至徵蠻草詔,便覺江郎才掩。”
成語典故
- 南朝梁時文學家江淹年輕時刻苦讀書,成爲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官至光祿大夫。後來他的文章大不如以前了,詩也平淡無奇了,偶爾靈感一來,寫出的東西也一無可取。據說他在夢中丟失了五色筆,從此就文思枯竭,才能喪盡。
成語造句
- 他原本有着非凡的才華,然而最近的表現卻令人意外,好似江郎才掩一般,讓人不禁爲他感到惋惜。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江淹的人。
江淹年少時便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他能詩善文,才華橫溢,周圍的人都對他寄予厚望,認爲他日後必定會有一番大作爲。他勤奮好學,終日沉浸在書籍的海洋中,不斷地汲取知識和靈感。
隨着時光的推移,江淹憑藉着自己的才華,逐漸在文壇嶄露頭角。他的詩作和文章備受讚賞,聲名遠揚。許多人都慕名前來拜訪他,向他請教文學之道。
然而,也許是因爲成名過早,又或許是生活的境遇發生了變化。江淹在仕途上越來越順利,他開始沉迷於官場的繁華和權力的追逐。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每日忙於應酬和各種事務。漸漸地,他發現自己在創作上變得越來越喫力,靈感似乎也離他遠去。
有一次,江淹接到一個重要的創作任務,他本以爲憑藉自己的才華能夠輕鬆完成。可是,當他坐在桌前,提起筆時,卻發現大腦一片空白,半天也寫不出一個字來。他焦慮萬分,不斷地嘗試着尋找靈感,但始終無果。最終,他勉強拼湊出的作品,與他以前的水準相差甚遠。
自此以後,江淹的才華彷彿被掩蓋了一般,再也寫不出令人驚豔的作品。人們開始議論紛紛,對他感到失望,曾經對他的讚美也漸漸變成了惋惜和質疑。
其實,江淹的這種情況並非偶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像他這樣的人。他們在一開始擁有着過人的才華,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才華被掩蓋。就如同《論語》中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江淹在成名後,逐漸失去了對知識和創作的執着追求,沉迷於功名利祿之中,導致了他才華的衰退。
“江郎才掩”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它警示着人們,即使擁有再高的才華,如果不加以珍惜和不斷努力,也會有被掩蓋的一天。才華需要不斷地磨礪和提升,只有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創作的熱情,才能讓才華持續綻放光芒,而不至於像江淹一樣,最終落得個“江郎才掩”的結局。
我們應當從江淹的故事中吸取教訓,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守自己的初心,不斷努力提升自己,不讓自己的才華被歲月所掩蓋。
江郎才掩-成語圖片